復旦431金專二戰數院423的一些經驗 總算是圓滿結束了,不枉我兩年的辛苦。 先說一下成績吧。。。 一戰:政治64+英語81+數三143+專業課114=總分402 二戰:政治66+英語81+數三148+專業課128=總分423 先說明一點:任何經驗貼都是坐著個人經驗觀點,并不能通用,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搬!!! 本文只能說是個人的一些經驗,沒有具體的復習流程,具體流程的話別的經驗貼都有,可以參考一下。 數三 用書:李永樂全套(復習全書、分階習題、660、真題、6+2)、 張宇四套卷 數三的訣竅就一點——李永樂復習全書,個人非常推崇這本書,思路與考研真題思路很相近,之前聽說過這么一種說法“只要把李永樂復習全書刷4遍以上,數三就能140+”,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理解起來要靈活理解。其實并不在于你把一本書看多少遍,關鍵在于看的過程中要反復溫故知新,不僅要經常回顧基本的知識點,還要在每一次的復習中保證復習的質量,多思考多總結(其他學科也是如此) 一戰的時候是從三月中旬開始看數三指定教材,看完指定教材好像已經到了四月底了(記不清了)。對于指定教材,主要是讓自己對數三的知識點有詳細的理解,因為復習全書上面好多知識點是沒有推到證明過程的,我個人不喜歡死記太多知識點,所以認為看看指定教材,把每個知識點能夠深刻理解清楚還是挺好的,對于指定教材上的課后習題,不要死扣,不會就放掉就行,你要知道的是,考研真題與課本上的習題思路差別很大,課后習題只是一個練習,讓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對于復習全書,第一次看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細致,因為你以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就會有第一次的耐心了,所以你第一次不仔細看,之后只會看的更馬虎。我第一遍看的時候,把指定教材上有而全書上沒有的知識點都記到全書上了,雖然后來證明大多數后來都沒有用到,但是感覺對于我理解知識點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還是有幫助的。第一遍看的時候,一些知識點如果的推導過程不是一眼就明了的話,建議慢慢理順他的推導過程,然后把這個過程記到這個知識點旁邊,這時候就要用到便利貼了。再者,第一遍全書上的習題的時候,正確率能夠有50%就已經挺好的了(我第一次的時候的正確率hhh),所以不要受打擊,這是正常的,這只是一個適應的過程,你要慢慢開始適應考研的風格。第一次做全書的習題的時候,也是要非常細致,自己做完之后無論對錯,認真看習題答案,看答案整體的邏輯,看自己的答案有哪些不嚴謹的地方,多做筆記。第一遍看的時候質量是第一位的!!! 二戰的時候由于知識點什么的已經比較熟悉了,所以從六月份畢業的事情基本都弄完了才開始,直接看的復習全書,大約一個月多點把書看完一遍,然后開始做分階習題,分階習題挺難得,比全書難一級,而且感覺有些地方不是特別嚴謹,可能只是為了給我們做練習用的,所以編的時候不像全書那樣用心吧(我一戰的時候是分階習題和全書第二遍一起進行的,就是按照分階習題上的分塊,看一下全書做一下分階習題上對應的內容)。刷完分階習題和第二遍全書大約就到8月底了,然后就開始做660,李永樂的660考察的問題非常細,對于深一步理解全書知識點有幫助,660的正確率應該也不會太高,我之前在帖子里看到有人說自己大約50%的正確率,我統計的自己的正確率是80%(說這個并不是為了裝逼,只是讓大家可以更好的考量),660的選擇題做完就開始刷全書第三遍,這時候看全書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細節問題,看看標準答案里的步驟,看看嚴謹的解題思路是什么樣的,全書上的步驟基本沒有多余的部分,所以要按照全書上的習題讓自己的解題步驟嚴謹規范起來,另外一點就是,這個時候再看全書就應該把哪些自己感覺相對生疏的知識點標注出來,這樣第四遍第五遍的時候就可以基本只看標注部分就行,第四五遍基本幾天就可以搞定。另外,從第二遍做全書上的習題的時候就可以把自己做錯的題做一個記號,每一遍的記號最好不同,這樣第四第五遍看的時候就可以加快速度,省時間。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到第四五遍的時候,基本已經到10月中旬之后了,時間緊張,那時候你就會感謝自己之前做的工作。我刷完全書第三遍后接著把660填空題做了,然后開始做李永樂6+2和真題和第四五遍全書一直到考試,這幾項是混合做的,但是有一點,考試前要有一定的梁喜亮保持手感,所以6+2和真題都要一直貫穿到考試前,要留一到兩套真題考前練手。 英語 英語我用的是**的那本綠皮單詞書,張劍黃皮書(英語一和英語二),王江濤作文書(英語一和英語二通用那本) 首先說一下單詞,單詞是每天都要背的,一直到考前,大約要背多少遍,每天背多少之類的,要有一個大體的規劃,背單詞的時候那種比較難記憶的背一下例句會好記一些。 再者,說一些閱讀,只做真題,模擬題都是垃圾!!!英語得閱讀者得天下,所以前期基本都只需要準備閱讀就行,431考的是英語二,但是前期要看英語一的張劍黃皮書,分為基礎版,強化班和提升班,基礎版主要是增加詞匯量,所以題目做不做都行,我當時是把基礎版看了兩到三遍,還背了一下基礎版的閱讀文章,感覺對于長難句的理解還是用幫助的。然后是強化版和提升版,強化版和提升版就沒看那么多遍了,畢竟遷移時間總是比后期充裕,英語一只看了閱讀部分,看完差不多到八月份,開始看英語二的閱讀部分,感覺英語一和英語二的閱讀題思路還是不太一樣,所以做英語二閱讀的時候還是要先適應一段時間,英語二的閱讀文章我也背了一下(前幾篇),之后由于只是讀熟而已,差不多把英語二的閱讀看了三遍,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做閱讀題的時候最好用鉛筆,這樣可以在做第二遍第三遍。作文是十一月開始準備的,作文的話我感覺自己準備的并不好,所以就不說了,英語二的翻譯感覺并不難(尤其是與英語一相比),自己也沒特別準備,完形填空的話把真題做了一下,看了看解析,用的時間不多。 英語二戰和一戰一樣的分數,一點長進都沒有,英語一直是我的弱項,所以就寫這些,僅供參考。 專業課
國際金融學 主要用了姜波克的那本指定教材,然后IS-LM-BP或者說蒙代爾-弗萊明模型那部分看了翔高的講解,其余資料沒用過,一開始想做筆記來著,發現基本在抄書,進度很慢,所以放棄了,當然之前也看過經驗貼里有建議這樣做第一遍筆記的,具體我不知道效果如何,不過真心佩服那樣做的人,反正我是沒那個耐心去記筆記,最終我就是把國金上所有的模型整理了一下。在之前看的一個經驗貼里面學導論一個方法,叫做大樹法,好像是一個叫孫羽翔的學長的帖子(抱歉,我實在想不起名字來了,可能不是這個名字),感覺這個方法挺好,可以幫組自己梳理知識點。我國金和貨銀都是按照跟這個方法把知識點啊梳理了一下,國金第四章最后一節和第五章不用看,這個別的經驗貼里面應該也提到過。本來把國金的只是點背一遍,基本背完就忘,以這個狀態看完第二遍,之后就沒背過,主要是看書理解為主,發現其實這樣才是一種比較正確的復習方法,但是那些模型還是必須要記住的,其他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要努力尋找與其他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建國金這門課的整體框架,包括整本書的邏輯和各章節的內在邏輯。重點強調一下第二章,個人感覺極其重要。 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我也是只用了指定的課本,看書的方法基本與國金相同,都是用大樹法構建了正本書的邏輯,不同的是貨幣銀行學這本書各章節內部的只是點比較碎,不太好總結其章節內部邏輯,我也就是在第二遍看專業課教材的時候背到貨銀后放棄了背書的打算,東西太碎太多了,我在做歷年真題的時候,一邊做一邊復習真題涉及道德知識點,當然并不單純的復習這一個知識點,比如像是真題考察了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里面的真實票據論,我就把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復習一遍或者直接把商業銀行的管理復習一遍,具體擴大到什么范圍其實主要是看我的時間是否充裕,沒復習一遍就在相應的知識點旁邊做一個標記,總結下來,顯示第一章的貨幣制度、貨幣層次劃分,第二章的利率結構利率決定理論,商業銀行的業務、管理和信用創造,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與貨幣政策,金融抑制金融深化,貨幣乘數和基礎貨幣的影響因素,貨幣理論中都是比較種農藥的內容,復習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 投資學 投資學的話劉紅忠的書確實很難,把自己能看懂的看了看,數理推導一律不看,需要注意的就是噪聲交易和泡沫那部分,還有詹森指數那一章。主要看的就是張亦春的金融市場學,并沒有看博迪的投資學也沒做他的課后題,只是把金融市場學額課后題和劉的投資學課后題的計算看了一下,主要原因是時間有限,再者431考試對于計算的要求不高,所以計算題感覺不需要做很難得題,主要是要多了解一下題型之類,計算并不是重點復習的內容,總結來說,債券價值分析、期權定價、CAPM、APT等算是比較重要的內容。 公司金融 公司理財只用了指定教材,朱葉的公司金融,不過由于我一戰就是用的第二版,所以二戰也懶得買第三版了,找了一個第三版的電子版,對比了一下把第三版新增的內容補充了一下而已。但明顯感覺第三版比第二版要好很多。公司理財的題只是看了一下例題,對于課后題由于我沒找到答案另外時間也不夠了,所以就沒做。總結下來,資本預算、資本結構理論、股利政策、并購以及各個指標的基本概念還是比較重要。
政治 政治是我最沒有東西可以分享的部分,如果說一戰64是因為我后期沒有時間準備了導致,二戰66我就比較無語了,政治我是跟班走的,沒啥可說的。 關于復試 自己在準備復試的時候發現關于數院復試的內容很少,所以把這一部分寫一下,并在標題上標明數院,希望給考數院的同學一點幫助,數院復試時真的非常看中數學功底,問了我差不多得有十個問題,9個十數學問題,數分、高代和概率論問了一個遍,所以如果你考數院,復試準備的時候一定要多準備數學,就準備你本科的數學和數三的內容就行。我本科學過數分高代概率論所以被問到這部分,本來準備復試的時候,翻開本科的數學分析,發現基本全部忘記了,所以直接就放棄了數分,著重準備的金融學和時事熱點部分,希望到時候不提自己學過數分蒙混過關,誰曾想:現場讓我非常措手不及,準備的自我介紹不讓說,直接用英語說一下對上海的感覺對復旦的感覺。。。我t么昨天晚上才到上海,黑這天找了一下第二天復試的地點,能有啥感受。。。就是感覺上海也不過跟濟南的溫度差不多,就是有很多之前沒見過的樹。。。所以就這么結結巴巴說了一下,各種詞窮,中間還想跳到別的方面說,老師直接說你不要撿你擅長的說,就說你對復旦的印象。。。瞬間感覺自己遇到了壓力面,當然最后跟別人討論發現確實壓力面,好在數院的復試不是特別看重英語,然后老師問我本科學過什么數學課程,本不想說自己學過數分然而覺得說謊的話不是很好就還是如實交代,接下來就基本全是問的數學問題,非常殘暴,問的問題差不多一半不知道,一半答得不嚴謹,差不多4個問題的時候,明顯發現自己語速快了許多,情緒也有點急了,然后自己慢慢冷靜下來,告訴自己這是壓力面,要冷靜,老師并不看重我能不能把題目答得完美,而是要看我的邏輯和數學思維,所以之后我就是重點表現自己的邏輯和思維。 還能記得的題目如下: 什么是西格瑪—域 說一下對條件期望的理解 對于B-S公式的理解 你對于概率論這門課比較印象深刻的知識點說一下 如果A^2=A,說一下A的特征值(這部分我是按照數三那邊做的但是老師說不嚴謹,我也就是在這個題的時候有點著急了) 求了一個上下限以及被積函數里面都有x的積分對x求導 極限與積分運算互換順序的條件是什么 差不多就是這些內容,記得不全,應該有人整理了數院的復試題目,可以去看一看。總體來說,復試題目范圍很廣,不是很好準備,主要看你林場發揮,現場一定要冷靜,像我復試被問的那么慘,不是一樣過了嗎?要明白老師并不是主要看你能否答對,因為有一些題目我本來很有信心但也是被指出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重在看你的思維與邏輯,所以現場一定要把自己的邏輯理順,一條一條的展現出來。 (總體來說,我果然不會寫文章,各位湊合著看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在論壇里面的排版不知怎么就有點亂,看附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