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習慣追夢 于 2018-5-13 19:13 編輯
——記備考2018年mpacc歷程 距2018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結束已經大半年了,想想什么都不做有點說不過去,不如寫點東西來記錄下自己考研的歷程吧。其實,我不喜歡把考研稱作夢想,我喜歡把它叫做規劃,總感覺我的人生走到這一步就需要一段研究生生活進行過渡,我的職業生涯就必須要一個碩士文憑進行鋪墊。從考研開始,說沒想過自己可能會考不上肯定是假的,患得患失我想大部分考研學子都會有,可是我每次想到自己如果沒考上怎么辦,腦袋就一片空白。就像我考前跟一些研友說的:“我不敢想我沒考上怎么辦,就好像排列組合分步一樣,到這一步停住了,后面自然就尬住了,不知所措?!痹谶@里,我想把我的心路歷程分享給每一個準備將自己人生規劃與研究生教育建立交集的人,希望你們能夠有所收獲,有所共鳴。 打算開始考研是大三上學期跟同學在操場跑步的時候,我跟一個小伙伴一起在操場跑步。當時不知是我還是他,突然提到了考Mpacc這個事,突然大家一拍即合心中準備考研的種子便開始發芽,之后也成了最好的研友之一。放寒假回家跟家里人提起這個想法,起初家人雖然嘴里不怎么說,也不表示明確的反對,可是下意識就會提及什么考公務員,在一個地方穩定地結婚生子,平凡快樂地過一輩子之類的話題。當時我知道我的家人親戚都是為我好,也是出于現實考慮,但是我始終擁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許久我一直在追尋是什么讓我頂著許多壓力,讓我不畏困難堅持了那么久,可能就是那顆不甘平庸的初心。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里,這個縣城沒有什么工業企業,沒什么支柱產業,更沒有上市公司,大家生活樸實快樂,上班的人群也沒什么太大的壓力,生活節奏緩慢悠閑,父母希望我能夠考公務員,能夠在這周邊穩定地過一輩子。可是我內心是一百個不愿意,我想考研就是出于想離開小縣城去到更大的城市,去看看去體驗不同的生活的目的。生活的壓力,社會的競爭大多情況下會磨平一個懷揣抱負的人的棱角,但是還有另一些人會在這些東西壓迫下產生興奮想要勇敢地跳出來。過著平淡閑適的生活,有些人會慢慢習慣然后融入這種生活節奏,但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早已受夠了這種生活,想要拼命逃脫。很不好意思,我就是后者。 很快就開學了,大三下期課還是挺多的,而且大多是一些很難的專業課。雖然買了不少考研書,但是每天真正看書時間很少,過了一段時間很快就是CET-6考試,后面又是期末考。總的來說,大三下學期真正復習的時間,完成的內容很少,除了把陳劍老師的數學《高分指南》從頭到尾做了一遍,英語背了一些考研詞匯,做了陳正康老師《考研英語閱讀超精讀-基礎篇,可是因為各方面原因沒做完。邏輯寫作都還沒有開始復習,看了考研幫和一些論壇里大家的進度瞬間覺得自己很方,便下定了一個決心,覺得暑假不能浪費了,要好好利用暑假把欠下的進度好好補回來。 我是四川人,在成都某所普通二本院校會計專業讀書,本來是想到南京去參加冪學的暑期集訓營,可是父母覺得太遠不太放心,結果就這么不了了之。最后好說歹說征求了父母的同意,我報名了太奇成都分校Mpacc暑期集訓營,在里面開始了為期45天的暑期集訓。這次集訓每天課很多,一天從早上上到下午吃晚飯,特別充實,而且參加集訓的有跟我一樣決定考研不久的新兵,也有二戰的老兵,大家互幫互助,相互鼓勵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考上理想院校而努力,這種感覺特別棒。我很慶幸自己的決定,因為如果我暑假沒去參加集訓營回家復習的話,效率一定不會很高,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很喜歡學習,卻是特別貪玩,喜歡玩英雄聯盟、爐石傳說、陰陽師手游等。 如果說真正開始發力,全心全力地備考就是暑假后這個階段,9月-12月,這不到四個月的日子真正決定你是否能進入理想院校,至少我是這樣覺得的。畢竟,我們管理類聯考科目較少,知識點也不是很多,真正需要的是掌握技巧,不斷練習,就是刷題,刷題,刷題!重要的事說三遍。提高熟練度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因為我是理科生嘛,我覺得我們聯考數學其實從難度上來說真的偏簡單,最大的問題是考試時間很緊需要你很快地反應解題思維,迅速地選出答案。這里我不得不向大家安利一位老師,不過我想不用我安利,所有備考CC的戰友都應該知道的一位名師——陳劍老師。 陳劍老師的授課方法特別好,講的特別細膩,基礎和拔高兼顧,知識點與技巧各有著重,很喜歡他的講課方法,用我自己的話形容就是一個點、一個面給你把各個考點無死角地覆蓋。邏輯我聽過很多老師的課,雖然別人說邏輯最好跟一個老師走完全程,但我覺得不盡然,邏輯這門學科知識點其實不多,用心學一個月足以get全部要點,主要是解題方法還有就是細節,細節,細節,這個必須說三遍。就像鑫全工作室大熊老師——熊思路老師說的:“很多人跟理想院校就差了一個選擇題,眼瞎無藥醫??!”做邏輯中的論證題一定要審清題干,把握細節。邏輯形式邏輯部分很簡單,掌握方法就行,推薦可以聽聽老呂——呂建剛老師的一天學會形式邏輯,這個課簡單粗暴、適合考試、蠻不錯的。論證邏輯部分可以聽鑫全工作室的,也可以聽冪學饒思中老師的都挺不錯的,綜合推理這部分感覺聽誰的課意義都不是很大,主要在于自己多推多思考,聽課只是聽老師講的爽,看老師推的快,考試輪到自己推,一緊張就GG了! 寫作這個部分最容易被大家忽略,但是這個點很關鍵,尤其是對于考CC的同學而言,因為CC總分很高,特別是要考名校,對于客觀題來說大家水準都很高,對于唯一兩個難題,能否在上面拿分完全是看天意(就是看1/5的概率...),真正能拉開差距就是寫作(真的,后來考完更加感覺是這個道理),大家不要說寫作大家就是個平均分而已,這個想法很錯誤而且很可怕的。其實所有考生都會有這個感受,寫作這門考試如果不準備,就算只追求平均分也是很難的,這門考試跟我們高中所要求寫的文章其實差別蠻大的,而如果用心準備,要想從上面拿分,拿個超出平均分很多的分數其實不太困難。個人意見覺得復習寫作是性價比極高的投入。寫作我聽過老呂、趙鑫全、陳君華還有田然老師的課程,老呂寫作風格跟我不和便果斷放棄了,趙鑫全寫作講的也蠻不錯的,聽課也蠻爽的但是有些講法不太適合考試,也沒有繼續跟了,陳君華老師的課收益蠻大的,但是總感覺授課有點偏重MBA,對我們考CC提分來說效果一般,而且那個“普通話”聽得我醉了(是真的藍瘦香菇),為了我的考試大業也放棄了這位老師。 最后明智地選擇了田然老師,田然老師的授課方法很不錯,貼近考點,理解學生備考的痛點,幫助學生短時間內提高寫作成績,《田然講寫作》《素材范文寶典》這兩本書,19年備考的考生一定要看,不看真是你的損失。首先第一本書,幫助我這個寫作開始很晚的考生,短時間內形成一種萬無一失的審題方法,學會了多種寫作框架(這個特別重要),然后逐漸提煉出了自己的寫作框架。第二本書是一本素材和許多優秀文章的書,這本書出版過后,我第一時間購買了一本,每天堅持看堅持背素材,看里面的文章,充實自己腦中的素材庫。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還有打開田然老師的公眾號,聽老師提前錄好的素材串講語音,加深記憶,而且田老師說話超有磁性聽起來棒棒的,看老師上課,老師很親切而且講課全是滿滿的干貨,以至于我不想錯過老師每一堂網課,很遺憾的是沒能去上老師一節面授課,對此很遺憾并且深感抱歉。 英語方面,總的來說英語二不是很難,每個人英語基礎不一樣,像我這種考了兩次才考過6級的童鞋,英語基礎應該屬于很弱的那種,英語主要是基本功,技巧只是錦上添花而已,背單詞看懂長難句,做真題分析真題就好了。真題是個好東西一定要多研究幾遍,掌握命題規律。英語備考方面我全程跟的**的課程,挺值得大家去學習的。不過英語主要還是要在于大家多積累,練好基本功,考試中遇到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除了考試本身,各科的準備,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心態問題。心態是瓶頸,是天花板。沒有一個好的心態,是很難突破自己的,而且考試過程中遇到對自己的懷疑,不自信這些很正常。筆者在備考過程中有一天晚上走出自習室,突然就很冷全身抽搐。因為很晚沒有醫院開門(第二天去醫院檢查高燒39度,把自己都嚇著了),回到寢室躺在被子里,感覺頭痛欲裂很不舒服,久久不能入睡,那天室友們都不在,我一個人在被窩里想了很久,難受了很久,想到考試想到這幾個月每天的起早貪黑,想到室友們大多都手拿幾個offer了,自己要是沒考上是不是顯得當初很傻,頓時哭了起來,半夜朋友們大多睡了,想打電話跟別人傾述又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一個人在大晚上哭了起來。另外,我想大家一定感同身受,在考研路上一定會遇到一段時間的疲軟期,不知為什么,有段時間大概兩三天,我復習狀態極差,不知是不是經常這樣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學習,睡眠不足撐出病了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很反常的做題沒激情,思維遲鈍,吃飯沒胃口,整個人根本提不起勁來。有一天晚上這種感覺到了極致,當時我正在做太奇模考的A1綜合卷,做題很不在狀態,做完數學便感覺沒有精力做后面剩余的兩科了,我當時對完數學答案,發現數學竟錯了10個那么多,當時眼淚一下就上來了,開始懷疑起自己這段時間的付出,自己那么久的努力,看似堅定的信念,就是這樣的不堪一擊。沒有顧忌到自習室里的其他小伙伴,發瘋一樣地把這張試卷撕成了碎片,其他人像看神經病一樣的盯著我,除了我的一位研友,他陪我出去逛了一下校園,說了許多安慰和鼓勵我的話,多的我記不清了,最溫暖我的心的就是“我相信你,You can make it!”我點點頭,回自習室收拾好了東西,跟我研友說:“要不我們給自己放兩個小時的假,走去看一場電影吧。”當時我們去看了那場《你的名字》,我不知道我一個大男生為什么看電影會哭了起來,可能我的淚水不光是感動于電影里情節,而是想留下些什么用以祭奠考研路上的種種辛酸。我開始注重勞逸結合,很快地我便恢復了之前良好的備考狀態,我很不喜歡別人說什么考研是一個人的旅途,我覺得考研需要一堆志同道合,充滿正能量的研友一起互相挾持,互相肯定,向著各自的理想院校而拼命奮斗。不要怕失敗,趁著年輕,勇敢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白罱K你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很大程度取決于你真正有多想擁有它?!边@是我一直堅信的真理。 “有些人一生碌碌無為,還反過來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在輔導員組織的一次就業和考研分享會上,作為留??佳械囊粏T我被點名上去分享一些心得體會,我想傳達給每一個考研學子,我們不要做這種可悲的人,既然選擇了考研,就是要不甘于平庸,敢于綻放出最美麗的自己。而且請你們相信,一定請相信“你所吃過的任何苦,最終都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回報給你?!?/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