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學習方法建議篇
849專業課復習方法 1、 目標120,實得113!我當時糾結院校,在9月才開始專業課的學習,建議你們盡早決定院校,盡早安排專業課的學習。
2、 資料:高鴻業第六版、葉德磊書+習題解答、真題、圣才的宏微觀和鄭炳的宏微觀二者選一、西方經濟學視頻課(鄭炳的)以及配套講義。關注熱點新聞并會整理總結。其它自定義。(根據19的情況,綜合建議,以葉德磊宏微觀書為主要教材,其他版本為輔助教材。)
2、 復習時間建議:現在開始的話每天安排1-2小時打基礎,建議最遲7.1開始;但還是建議早一些開始打基礎,因為我會建議7-8集中精力做數學題。9-11月,專業課每天安排3-4小時;12月安排2-3小時。
3、 資料使用建議: 高鴻業的書要看三遍,我是配合鄭炳的視頻課過的三遍,自己看了一遍對書本有所了解,然后第二遍跟著畫重點班過一遍,第三遍是11月最后再過一遍; 真題很重要,必須要看,建議至少過三遍,因為每年有大量重復題,而且對真題有很好的了解有助于你的復習,因為你會知道哪些是重點; 鄭炳的暑期強化班很推薦,我當時聽了一遍課,看了配套的講義,當時真題選擇題已經過了兩遍,再過第三遍的時候選擇判斷就問題不大了,也是因為這個我才很推薦鄭炳的那個視頻課的,鄭的視頻課里基礎班和畫重點班一般,但是暑期強化班還是很ok的,以及里面配套的宏觀經濟學流派的講義做的很好。 葉德磊的書和習題,我當時沒看,聽說很多人都有看,這個我不做評價,你們再去看看別人的分享; 圣才或鄭炳的宏微觀二選一,這個還是很必要的,里面收錄了很多高校的專業課題目,但是題量有點多,所以建議先看真題,對真題有所了解之后就會知道里面哪些題可以不看,應試還是要會抓重點的; 平常自己多看看新聞,比如最近的貿易戰,看完記得積累起來,以便考前再集中看幾遍,不然現在看完是記不住的。你要是研究真題就會發現,宏觀論述幾乎都是結合經濟熱點考察的。 華師大專業課比較基礎,想考120不是太難,但是想考130+,還需要多多拓展! 1、 我英語目標80分,實得78分。請結合你自己的目標來規劃英語學習計劃!
2、 學習資料:朱偉戀戀有詞書+課、唐靜翻譯書+課、李旭閱讀書+課、唐遲閱讀課、王江濤書+課、王江濤等人編著的08-12的解析、李旭的閱讀模擬題、還有一些完形和新題型課。
3、 學習的總體安排:4-6月英語基礎學習,每天安排3-4小時;7-8每天1個小時左右;9-11月每天1-2小時;12月每天1小時。
4、 學習方法: 單詞:朱偉的戀戀有詞課不錯,我聽完一遍就直接開始真題了,不管你用什么背單詞,都要快速把單詞過一遍,基礎好的建議7天過完一遍直接開始真題,基礎差的15-20天單詞過兩遍再開始真題;不建議每天背一個小時單詞,然后一邊背單詞一邊做閱讀題,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剛開始就集中精力把單詞過一下,其它事都不做,就是背單詞,有單詞基礎即可,不要強求每個單詞都背熟,后續在真題中遇到不會的或模糊的單詞需要總結起來,然后經常看一看記一記。我當時戀戀有詞過了一遍直接開始真題,到了11月由于真題差不多過了2-3遍,沒事做,又聽了一遍鞏固一下。
閱讀:閱讀課很多人推薦唐遲,可是我覺得李旭的閱讀精講課真心好,很推薦,不過李旭的課只講10年之后的題目,所以10年之前的閱讀聽的唐遲的。真題10年之后的肯定重中之重,要過三遍;04-09的次重要,要過兩遍;04之前的閱讀可以做做,雖然有點不一樣,但也還是真題,任何模擬題都做不到跟真題很像的。單詞打完基礎就直接開始真題吧,我當時是從10年開始往后的,每篇閱讀做完、訂正、聽課、全文精翻、總結,對,10年之后的閱讀我基本都精翻的,不過水平有限,我是先聽課再自己翻譯的,有高手的話可以試試有一定基礎之后后期自己獨立翻譯再聽課,全文翻譯很痛苦,但是效果很好,英語想考70+的,最好都要這么痛苦一陣子,總結就是把不會的單詞自己用本子摘錄下來,經常記一記。10年到17年的過完之后我從09往前做的,做題、訂正、聽課、做的不好的閱讀做全文翻譯、總結,唐遲的課講的比較快,我覺得講的沒有李旭的好,但是還是值得聽一下的。第一遍做題聽課,我直接在真題上做筆記的,我就又買了一套真題(無解析的那種),用鉛筆做第二遍,以便做第三遍。所以4-6月我每天安排3-4小時給英語,其實時間就花在閱讀課和全文精翻上面,效果非常好,很推薦全文精翻。閱讀除了真題,我只買了李旭的模擬題,是12月份因為真題都做了幾遍記得答案了,就買來練手保持感覺,模擬題跟真題不像,但是練手還行。
翻譯:唐靜的翻譯講的不錯,推薦,如果不聽課直接用他的書也可以,就是他的書寫的很細,需要你自己花費挺多時間參考著書然后自己分析,沒有聽課效率高;很多人也可能覺得翻譯分值不高,而且即使在翻譯上花費時間也不一定有很大提高,這個的確是,翻譯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一項,學了很多也未必能得高分;翻譯一般得6分就算很不錯的了,給你們做個參考,好為自己估分;翻譯需要積累,不是你突擊一周就有用的,閱讀做全文翻譯的時候也可以順帶練習了翻譯,唐遲還會畫重點句子出來,到時候你可以把畫的重點句子摘錄下來,自己翻譯,然后參照解析里的翻譯給自己改;如果聽唐靜的課他會教你怎樣學習,要聽話,聽話就對了,老師比你有經驗,千萬不要自以為是。
完形:20題共10分,每道題0.5分,很多人都覺得分值不高不會有太大差距,也就不重視,基礎階段需要抓重點,但是每一項皆不可放棄;完形得5分和7分看似沒有區別,但是兩分之差可能就關乎到你初試的排名,就像今年產經初試排名,第一380第二378第三376第四375第五374,第六370,第七第八并列368,你還覺得2分沒什么大不了嗎?完形也希望你們不要放棄,畢竟完形努努力還是可以提高的。精翻十篇左右吧,10年之后的完形要過兩遍,里面的單詞詞組什么的要摘錄下來,以便隨時翻看記憶。我當時因為報的英語全程班,所以是有課的,我聽了一些課,但是聽的也不多,畢竟沒那么多時間;完形不要放棄不要放棄不要放棄,但是的確沒那么重要,自己安排好時間。
作文:作文不要信模版,不然很大程度就靠運氣了,我是不敢把30分拿去賭運氣的,你要是敢我沒話說;作文老老實實背作文,10大10小,背到滾瓜爛熟,用王江濤的話說就是背到這種程度:隨便說一句中文立馬可以說出來英文,而且完全正確。9月就背起來吧,不然后期時間太趕會很痛苦,我當時背了沒多久就忘,就反反復復背了四五遍,全文默寫2遍,沒達到道長要求的程度,但是大小作文也寫的可以說是很流暢了,我刻意收了,不然可以把格子都寫滿還不一定夠寫,總用時45分鐘,當時我第一個寫的就是作文,這也為我做閱讀省了時間和增了信心,畢竟寫那么流暢心里總是會覺得比較舒暢的。作文一定要背,踏實地背,不要總想著那些模版,也許模版就可以搞定,但是學生還是踏實一點吧,我現在覺得這個社會太浮躁了,浮躁得沒有太多人愿意踏踏實實地做一件事,做很多事情都想著走捷徑,捷徑走多了會還的。作文背背背背背背!
新題型:這個靠自己練習,能聽一聽課最好,我記得有個講新題型的老師,他給出了做題方法,還是有用的;新題型也是吃力不討好,小標題題比較簡單,排序一般就比較難,18的排序死了一大片,我當時很快就排出來了但是總也覺得不對,又一直在嘗試其他排序,耗費半個小時最終決定就按第一次排出來的填答案,最終全對,這個我也不知道該怎么提高,有點運氣,但是又不完全是運氣。
5、其它:很多人會買張劍的閱讀,如果做真題閱讀全文精翻,沒那么多時間做模擬題,個人建議把真題研究透比做模擬題效果好。全文精翻很痛苦,卻很有效果,想考70+的一定要做!
1、 數學目標130,實得120! 數學必須重視,拉開分差的主要科目!
2、 復習資料:張宇三十六講、題源深析1000題、真題大全解、八套、四套卷;全程班課程。其它資料也可以,這些是我用的。
3、 學習時間總體規劃:4-6月,上基礎班課程,做三十六講,每天約4小時;7-8月,每天6-7小時,做題+聽課+背筆記,建議9月前把近15年真題做一遍;9-11月,近15年真題做第二、三遍,聽一些真題講解課,做一些年份較早的真題;12月查缺補漏,做模擬卷。
4、 具體學習經驗:建議報班跟老師學,張宇湯家鳳李永樂等一些知名的老師都可以,跟著一位老師系統的學習,很多人糾結用誰的書聽誰的課,這個并不重要,選擇一位較為知名的老師即可,不知名的一些就不建議了,最重要的是要系統學習,在背筆記和做題中把老師教的知識真正的變成自己的!
做數學題必須要保證大量做題,在保證一定量的基礎上,更多的量就不是必要的,必要的是重復!這是數學學習的一個總的原則。
三十六講、復習全書等基礎資料:需要做三遍以上,我做題的時候會在題后做標記,比如說第一遍做對了就畫一個圈里面標注1,第二遍做錯了就畫個三角,里面標注2(第一遍做對第二遍做錯是常見的),這樣我對每道題都非常了解自己掌握的情況,一般所有的題我都做兩遍,做第三遍的時候看前兩次都做對了就不做了,有的題總是做錯那就說明掌握不牢,就可能做了四五遍,做題是為了掌握,我所說的3遍是基本的,但是不要太糾結于遍數,以自己掌握為標準,以掌握為標準,以掌握為標準,這個適用于所有的資料使用!這個基礎資料最好是配合聽課,聽課學習效率會高很多,考研嘛該花錢還是不要太省,把買衣服和化妝品的錢省下來買學習資料吧,要為自己考上研創造有利條件,數學還是很重要很關鍵的,大家都知道數學很容易產生分差,我就不多說了。
1000題或者其它的資料也行,就是為了保證題量的,我用的1000題所以對其它資料不熟。1000題分ABC組,A組6月份之前要做了,B組8月份做完,我當時沒做c組,因為對于我難度有點大,你們自行考慮;1000題是張宇的,他去年在微博給1000題畫了重點題,我就參考重點題和自己做的錯題做了第二遍,完全做兩遍時間實在來不及;我的1000題做的不太好,b組很多題都挺難的,你們要是做建議認真做那些重點題,其它非重點的題你們結合自己情況安排。今年會有點變化,我也不清楚變化大不大,你們可以參照去年畫的重點,今年張宇繼續畫重點就最好。
真題:張宇的真題大全解是30年的,我個人建議近15年真題要做三遍,還是那句話,以掌握為標準,我說的三遍是基于經驗來說,沒有三遍很難完全掌握;再早之前的題,可以做,根據你自己情況,近15年的真題掌握好了還有時間精力,可以再往前做,但是原則就是以掌握為主,不要追求量,在保證一定量的基礎上,追求過多的量效率遠低于追求掌握,具體的說就是:若要往前做,與其做十年的題做一遍,不如做五年的題做兩遍。記得真題要重復做!重復!重復!重復是為了掌握!一般建議有了一定基礎后,在9月前把近15年的真題做一遍,9-11月做第二、三遍,有些題總是做錯的可能需要做四五遍。真題沒有打下基礎前不要動。
八套四套:其它模擬卷也行,做模擬卷主要是為了鍛煉心態,當你復習到11月底的時候,你做真題會覺得真題好簡單啊,會讓你產生錯覺:我數學學的挺好,肯定可以考高分,不用花太多時間了,背背政治吧。張宇說的對,當你在考場上的時候,卷子給你的感覺絕對不是往年真題的簡單,而是模擬卷的難!難題一定要做,可以鍛煉你的心智和心態,增強你的抗壓能力,雖然做模擬題的時候很想把卷子撕爛,那也要堅持下去!數學題一定要做到考前
錯題本:這個很必要,但是不是剛剛開始做題,做錯就要抄上去,這個錯題本收集的是你總是做不對不會做的題;如果剛剛開始學習然后做題,做錯或者不會很正常,沒必要全部抄上去,不然很可能要把全書或三十六講全抄一遍了;錯題本要收集的是對你有價值的題,就是那些做了好幾遍也做不對做不出來的題。錯題本收集了題,也不是收集了就完事的,要不斷地去看,反復做里面的題,直到掌握。
1、 資料:我報的班,用的書是配套的;很多人用的肖秀榮的精講精練;我還買了肖八肖四、肖的1000題。
2、 復習時間規劃:7月可以開始,7月開始就當調節放松,每周3——5小時即可,不想那么早的就9月開始吧,不建議太遲,的確很多人十月十一月突擊了一下得分跟我早開始的差不多,但是我個人的習慣是早作準備有備無患;早開始有個好處就是后期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到了十二月很多人在忙政治,我就每天背兩個小時肖四,其他時間繼續做數學、復習專業課、背作文,我的復習會有條不紊,不會覺得很痛苦。
3、 具體經驗:書跟著課過了一遍,不建議報班,沒必要,但是若不差錢還是可以報個班,還是那個觀點,有老師帶著效率高很多,不報班的跟著肖的精講精練走就好;1000題要刷兩遍,可以用鉛筆,方便擦掉做第二遍;主觀題背肖四基本沒問題。我的政治的確不好,我報了班也考不好,但是我因為開始的早選擇題刷了2遍,客觀題得了39分,我主觀題得分低,這個我也沒辦法,同一個本質、 問法不同我就get不到那個本質,所以就……你們加油!
1、以上僅個人的一點經驗分享,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必須強調,請你們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對四科的學習和考研這件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之后,一定要自己思考,規劃出最適合你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安排!
心得體會分享篇
一、我為什么工作之后考研? 我是工作兩年后辭職考研兩年,然后在今年很榮幸地被華東師范大學產經錄取。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考研,為什么工作之后還要考研,為什么還能堅持考兩年,我也想過很多答案:我的工作不好,想通過考研換專業;我想學習;我對經濟學很好奇……這些其實都是很小的因素,在錄取名單公布的前兩天晚上,我終于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我是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人,并不強求自己可以做出多么大的成就,只需要做到能夠負得起我應當承擔的責任,對自己、父母、未來的家庭、孩子負起應負的責任等等,當有余力的時候,回饋這個社會些許,足矣。但是,我實在不愿意在自己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已經看見自己所能達到的高度的極限,我希望我的人生還可以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個就是我的答案,這就是一直以來激勵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考研的成本很高,困難也很大,未來要面對的困難也會很多,但是,這個激勵讓我不再害怕那些困難和辛苦,有志者事竟成! 二、我要不要二戰? 很多人來問我,我要不要二戰?我調劑不甘心,可是二/三戰困難太大,我應該怎么選?很抱歉,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究竟要不要二戰,選擇調劑還是二戰,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這些問題我通通回答不了,因為我負不了責任。若我可以不負責,我可以隨口說,還是考好一點的學校,然后你二戰了,二戰結果更加糟糕,你定會來抱怨于我。所以,當你決定之后,我可以給予你一定的幫助,但是該自主決定的事情,請自己做主,即使不來問我,我也希望你們可以自主決定,你們是要讀研究生的人了,不能總是讓別人替自己做主。你們要知道,你們已經成年,應當承擔起對自己人生的責任了,做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好青年吧!
三、我的二戰心路歷程 當然,我可以說說我二戰的心路歷程。我2016年3月辭職,4月開始備考,我父母不同意我考研,沒有任何經濟支持,于是我有點不知所措,對考研一無所知,對經濟也很茫然,但是我已經辭職了,就硬著頭皮學習了,由于沒有經濟支持,我被迫邊兼職邊學習,我的心態很糟糕,一直調整不過來,所以一戰失敗了。 一戰失敗的原因總結: 1、考慮得太少,也未事先了解考研:學習方法、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考研的難度等等等等,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就把工作辭了。 2、心態差,總覺得自己背負了很大的壓力,沒錢也沒時間學習,心情心態就持續不好,這也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3、沒錢也是很客觀的原因,沒錢就沒法報班學習,我一個進入社會兩年的人,知識早就丟到腦后了,自己強行撿起來挺困難的。不買學習資料也要租房也要吃喝啊,就不得不去打工,時間精力占用挺大,而且兼職時間并不固定,也就沒法養成定時學習定時兼職的規律,對學習非常不利,舉個例子:我在七月把線代學了,題做第二遍的時候還比較順,我就開心地去做了一個月的兼職,也就是八月,九月回來再看線代,真的是一臉茫然,完全不會,因為學習是需要堅持的,尤其是數學,每天都需要做題,而我間斷一個月,就等于沒學過。這個也是值得大家吸取教訓的,一科學習一旦開始,就不要丟,哪怕每天安排的時間少點都沒關系,切不可因為忙別的科目就把某一科完全丟到腦后。 第一年考研成績出來,意料之中的沒考上,哈哈。我在出國家線當天就決定二戰了,沒做過多掙扎,然后在我的堅持下,我父母也支持我了。有人說二戰太難,我想說,做很多事情,不是先有幫助再去做,而是先去做才會有人幫助你,我不是因為父母支持我而二戰,而是我堅持二戰父母才支持我的。所以,當你很努力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幫助你,但是你不努力,就會發現困難重重。以我為例,頂住壓力決定二戰后,我爸媽給我經濟支持了;我男朋友也隨時當我的出氣筒處處讓著我,而且他還會不辭辛苦地開導我,不得不去承認,他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于我、思考問題的層次高于我,就可以很有效地平復我的情緒、端正我的學習態度、調整好我的心態。考研過程中,會有很多情緒波動,最好有個思想層次高于你的人能開導你、支持你。在我進入復試之后,聯系到殷彥杰(我比他大,他不讓我叫師兄,哈哈。他若不愿意被打擾,請你們千萬不要去打擾他),他在復試時給了我很多的幫助,真心非常感謝他,他說:“每一個為了上進而努力的人,都值得幫一把。”還有很多很多人,都給了我很多幫助,就不一一例舉了,你們要相信,當你們非常努力的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你身邊的朋友都會愿意幫助你,加油吧!
四、花父母的錢,我心里過意不去? 有人說二戰要花父母的錢過意不去,我一開始就沒有這個心理負擔,原因有二: 一是:我認為,我花這筆錢是為了學習、為了投資自己,我的初衷就讓這筆錢花得值得,并且只要我是認真學習的,那么就無關結果,這筆錢花的不冤枉; 二是:我已經成年了,我要考研,或者做其他事情,不應該讓父母為我買單,這筆賬單應該我來承擔,而我現在實在沒錢,所以這筆錢我是向父母借的,雖然父母不會要我還,但是我要求自己之后一定要還。 綜上,我就沒有這個心理負擔啦,可能還是有一點,但是不足以影響到我。
我認為,想二戰三戰,一定是要好好想清楚你究竟是為了什么而堅持考研,需要你做權衡、取舍,一旦決定奮戰,就一定要擯棄這些雜念,這些雜念不僅會影響到你的心態,還會成為你堅持不下去的借口,當你在不斷地給自己找借口的時候,估計就很難考上了。
五、我年齡大了,想再戰可是又不敢! 還有人說“我年齡有點大了,再考感覺壓力很大。”其實大多數人年齡都不會比我大,但是我希望大家自己想清楚,我不會以我為個例來鼓勵大家不要考慮年齡問題。因為這個社會對大齡女的確很不友好,作為大齡女,未來面對的困難會很多,研究生畢業一般26周歲,若是耽誤兩年就是28周歲,這個年齡面臨婚育問題,大多數企業都會盡量避免招這樣的員工,若是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后續一切的問題都會有更多的困難,我目前做好面對很多困難的心理準備了,卻也不完全清楚接下來要面對些什么,未知的、不定的,也就更加令人恐懼。
這個社會對男性還是友好一些,但是男性也一樣會面對同儕壓力、來自家庭催婚催生等壓力。對于這個問題我的總體想法是:我不會后悔本科時沒有往知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因為我要承擔自己行為和選擇的后果,也希望咱們受過高等教育的準研究生們,不要輕易說后悔,后悔了大概也就是想逃避責任了。既然事已至此,我知道未來的困難有很多還堅持要考,那就不要把自己定位在弱勢地位,不要總是想著:“好多困難啊!”重點還是應該放在:我要怎樣提升自己,我要學習什么以及要達到什么程度,我要讓自己具備很強的專業能力。
六、我害怕/擔心……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通病:關注點總是困難,你應該自信一些。 太多人來問我問題,一開始就是說我的本科出身不好會不會有歧視啊、華東師大經濟學好考嗎、我擔心自己認真學習了也沒有提高、我擔心自己年齡大了、我覺得二戰壓力太大了…… 困難需要考慮,但是不要本末倒置,如果決定考研,困難就不是重點了,你最需要考慮的是該如何給自己創造最有利的條件幫助自己考上研究生!當然了,既然你有一些擔憂,就不可毫不理會,應當盡早為自己排憂,不要讓這些負面情緒持續太久!
有人說他擔心自己認真學習了卻沒有提高,我跟他說:“我是說不要過于糾結,但不是毫不在意。既然你有這樣的擔心,那肯定是需要解決的,建議你給自己定個時間,比如一周或兩周,把這個問題解決一下,千萬不要一直拖著,一直糾結著。你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就是跟著老師學,有人幫助你效率會高很多,我個人認為可以花點錢解決的事情就不叫什么事。況且你還沒學多少呢,首先不是想著我要好好學知識、好好做題、爭取掌握知識,而是想著我要是學了也不提高怎么辦,你這種負面的情緒太重,會嚴重影響到你的學習,必須盡早解決掉這個負面的心理暗示。你應該多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要認真學習,也一定可以學好知識的!” 這就是很多人的通病,總是對考研有著各種各樣的恐懼,還沒認真學習呢,就害怕年齡大了、擔心考不上、擔心學習沒有提高等等,每個人擔心的事情不一樣,但是無論擔心什么,都不可任由這些負面情緒影響自己。 這些負面情緒歸根結底就是你不自信!不自信歸根結底就是你肚子里沒貨!所以,踏踏實實學習知識、做題吧!
七、我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 大家第一次考研會比較茫然,會加很多學長學姐問問題,在你們看來,你只是問了幾個問題而已,在我們看來,那么多人都來問幾個問題,我們得累死。我在寫這篇經驗貼的時候盡量理解你們,也希望你們能將心比心,不要做伸手黨,我發現很多信息都是可以在學校官網和論壇上搜集的,大家還是會跑來問我,說實話,我真的不想回答,4月我空閑一些還會回答,后面我也有很多事情,請大家自己搜集基本信息。
我要再次強調的一點是:請你們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對四科的學習和考研這件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之后,一定要自己思考,規劃出最適合你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安排! 獨立思考很重要,老師和學長學姐分享的經驗,一定要經過自己的思考。舉個例子,17年考研某機構的一位政治老師,在課堂上說:“政治多選題,不用選的選項也就是干擾項-雷,每年都差不多在14-26個之間,你們做完多選題數數自己的看看有多少個雷,一般來說在18個左右,你們今年做完題數數,要是18個就對了!”然后考完之后很多人在微博下面罵那位老師,到了18年考研我還看到有學生在罵老師,基本都說自己原先是對的卻因為老師說的18個雷為了湊數硬生生改錯了。我就呵呵了,我當時也聽了課,可是我的理解就是:每年雷在14-26個都正常,做完了數數看,如果是14個不用覺得少了,如果是26個也不用懷疑是不是太多了,以知識為標準,以數雷做參考,我當時數了好像是16個,我就開始主觀題了,并不會硬是湊到18個。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學生,一是沒擔當,自己知識掌握不牢就怪老師,說直白點,就算沒改錯多得四分就能考上了?二是太依賴別人的經驗,缺乏獨立思考。都是準研究生了,拜托你們一定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擔當!
這段時間有很多來咨詢我的學弟學妹們,我一直都強調:“我說的都是我的觀點、經驗、建議,請你聽完還要多去論壇和別的學長學姐那學習一下,先對四科的學習和考研這件事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然后一定要結合你自己的學習習慣、時間、喜好、目標等來制定一個最適合你自己的學習規劃。我堅信,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制定出最適合你的學習規劃。” 我個人是非常建議你們做一個學習規劃的,把握住學習的大方向,這樣你們就不會因為一些突發狀況手足無措。我建議的規劃大方向是這樣的: 4-6月:重點是數學和英語,專業課可每天安排1小時打基礎; 7-8月:重點是數學,建議暑假集中精力做數學題,這是張宇的建議,我當時這么做的,效果不錯,你們可以借鑒;專業課、英語也不可丟,每天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皆可,自行計劃;政治也可以開始,但是此時開始政治,僅當調節放松一,可以每周計劃3-5小時。 9-10月:重點是數學真題和專業課,之前專業課一直都是每天安排一個小時左右的,這兩個月就要多安排一些時間了,建議3—4個小時;英語每天也不可丟,作文可以背起來了;政治之前沒開始的,建議最遲10月前開始,具體每天安排幾個小時學習就看你自身情況了,開始的早每天安排少一些,開始的遲就每天多學一點。 11月:重點仍然是數學和專業課;政治也要抓緊;英語因為4-6三個月打基礎的時候學的比較多,而且后面要持續學習不可丟,有了先前量的積累,所以在6月之后只要不丟掉每天也就不需要學太久,也沒時間安排給英語很多時間,到了十一月重點是背、默作文。 12月:數學查缺補漏及做模擬卷;專業課要背,整理時政熱點,每天2-3小時要保證;政治背背背;英語背作文,若是真題做完了可買點閱讀題練手,保持感覺到考前。
八、考研似乎也沒花費太大精力、也沒想象中那么困難? 我在各種群里看到很多人考上之后,會說“我覺得自己沒花太多時間精力就考上了”之類的話,你們聽聽即可,千萬不要當真。除了一些真正的學霸,沒有人想考985還會多么輕松容易的,我個人認為,他們大多是吃完苦之后覺得以前的辛苦不值得一提了而已,等你們經歷過、成功上岸之后,你們也會覺得那些辛苦沒什么,會覺得當初的自己怎么那么矯情啊。哈哈哈。很多人站在經歷過的角度去對待你們正在經歷的人,他們當然覺得考研其實沒什么大不了啦,我現在也是覺得之前的辛苦不值得一提了,但是我在寫這篇經驗貼的時候,我是盡量回憶當時正在經歷的自己,這樣能夠多理解你們一些。 所以,既然決定考研,就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認認真真地對待,不要辜負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九、寫在最后 考研是場持久戰,要堅持住!只要你認真對待了,那么無關結果,你都會收獲寶貴的果實!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