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天 學習內容 一、氣質 (一)氣質的含義 氣質是與生俱來的,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征,相比性格、能力,氣質更具有穩定性。氣質無好壞之分,不決定人的社會價值,也不直接具有社會道德評價意義。 (二)氣質的類型 1.膽汁質(沖動) 情緒強烈,爆發快平息快,精力旺盛,爭強好勝生機勃勃,為人粗枝大葉,魯莽冒失。 2.多血質(活潑) 情感豐富,外露但不穩定,活潑好動,樂觀靈活,善于交往,缺乏耐心,見異思遷。 3.粘液質(安靜) 情緒平穩,思維靈活性較差,但細致周到,穩重踏實,沉默寡言,交往適度被動但交情深厚。 4.抑郁質(抑郁) 情緒體驗深刻,細膩持久,多愁善感,思維敏銳,想象豐富,不善交際,孤僻,膽小,優柔寡斷。 (三)氣質的理論 1.體液說 (1)希波克拉底認為構成人的體液有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根據某種優勢的體液可把人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和抑郁質; (2)后來蓋倫進一步確定了氣質類型,一般人身上都會具有兩種以上的氣質類型。 2.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 (1)巴甫洛夫根據神經活動過程的基本特性,即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劃分了四種基本的神經活動類型。 (2)強度是大腦皮層細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標志;平衡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相對力量,二者大體相同是平衡;靈活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 (3)不同高級神經活動過程對應不同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類型: ①強、不平衡的特性對應沖動型/興奮型,膽汁質。 ②強、平衡、靈活的特性對應活潑型,多血質。 ③強、平衡、不靈活型的特性對應安靜型,黏液質。 ④弱特性對應抑制型,抑郁質。 3.陰陽五行說 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 4.體型說 (1)克雷奇默,瘦長、矮胖、瘦骨; (2)謝爾頓,內胚層、中胚層、外胚層。 5.血型說 古川竹二,A、B、AB、O。 6.激素說 二、性格 (一)性格的含義 性格是與社會道德評價相聯系的人格特質,表現為個人的品行道德和行為風格,受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是個人有關社會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各種習性的總稱。 (二)性格的特征 1.人的性格是由各種特征構成的,是一個完整而有序的結構,這個結構包括四種特征。 性格結構的特征包括: (1)性格態度特征 對現實態度方面的特征,人對客觀現實總是予以一定的態度來反應。 (2)性格意志特征 在對自己行為的自覺調節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3)性格情緒特征 在情緒活動時強度、穩定性、持續性和主導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性格理智特征 在認知過程中的性格特征。 3.四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組合成統一的整體,并表現出獨特的風格。 (三)性格的類型 1.根據心理機能優勢的分類 培因、李波特,理智型、情緒型、意志型。 2.根據心理活動傾向的分類 榮格,內傾型、外傾型。 3.根據個體獨立性程度的分類 威特金,場依存型、場獨立型。 4.根據人的社會活動方式及價值觀的分類 斯普蘭格,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權力型、社會型、宗教型。 5.根據人際關系的分類 矢田部達郎,A、B、C、D、E。 6.根據性格、興趣與職業的關系的分類 霍蘭德,實際型、調查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傳統型。 (四)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1.區別 (1)氣質是個體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受先天因素影響大,變化較難、較慢;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具有社會性,變化較易、較快。 (2)氣質與行為內容無關,無好壞善惡之分;性格涉及行為內容,表現個體與社會的關系,有好壞之分。 (3)兒童個性結構中,氣質特點起重要作用;成人氣質成分的作用漸減,性格特征逐漸起核心意義和作用。 2.聯系 (1)氣質影響性格動態,即便人形成了性格特征,也保留了各自的色彩。 (2)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或改造氣質,使之符合社會實踐要求。 (3)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樣的性格特征,相同氣質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補充:氣質可以影響性格形成與發展的速度。 (五)認知風格 個體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認知方式。(注:人格的差異表現不僅表現在行為反應上,還表現在認知方式上,即人格差異在認知方式上的反映。認知風格與性格一樣,是人格的組成成分。) 1.場獨立與場依存(注:外在參照VS內在參照) 威特金在垂直視知覺的研究中發現了這兩種認知風格,表現在個體對外部環境的不同依賴程度上。 (1)場獨立型 場獨立型的個體,對內在參照有較大依賴,心理分化水平高,認知重構能力強,在認知中具有優勢,與人交往時不夠細心、不能體察入微。 (2)場依存型 場依存型的個體,對外在參照有較大依賴,心理分化水平較低,與別人交往時能考慮對方的感受。 (3)場獨立和場依存兩者無好壞之分,通常用棒框儀和隱蔽圖形測驗鑒別。 2.沖動-沉思型 卡根等人提出,沖動與沉思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的思考速度上,通常用匹配熟悉圖形測驗鑒別。 (1)沖動型 沖動型的個體反應快、精確性差、信息加工多采用整體性策略。具有這種風格的人面對問題時總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細致地分析問題的各種可能性。 (2)沉思型 沉思型的個體反應慢、精確度高、信息加工多采用細節性策略。具有這種風格的人,總是把問題考慮周全以后再做反應,他們看重問題解決的質量。 此外,兩種認知風格的人在元認知知識和認知策略、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 3.同時性加工-繼時性加工 達斯等人根據腦功能研究,區分了同時性加工—繼時性加工這兩種加工風格。 (1)同時性加工 同時性加工的個體,在解決問題時,采取寬視野的方式,同時考慮多種假設、多種可能性,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發散式的,如數學操作、空間問題的操作都依賴于同時性加工。 (2)繼時性加工 繼時性加工的個體,在解決問題時,能一步一步分析問題,每一步只考慮一種假設或屬性,提出的假設在時間上具有明顯的順序性,言語操作和記憶都屬于繼時加工。 (3)一般而言,右腦優勢的個體表現出同時性的加工風格,左腦優勢的個體表現出繼時性加工風格;男性擅長同時性加工,女性擅長繼時性加工。 三、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1.生物遺傳因素 遺傳素質是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礎,它為人格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 (2)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同而異。 (3)人格的發展是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在研究生物因素對人格的影響時,許多心理學家認為,雙生子研究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同卵雙生子有相同的基因,他們之間的差異可以歸為環境因素。異卵雙生子雖然基因不同,但環境相似,因此也提供了環境控制的可能。比較這兩種雙生子的差異,就可以看出不同環境對相同基因的影響,或者相同環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現。研究表明,一起撫養的同卵雙手子人格相關最高,其次是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子,然后是異卵雙生子。這說明遺傳因素在人格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同樣,由于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子生長環境不同,其相關低于一起撫養的同卵雙生子,說明環境也起重要作用。 2.家庭環境 “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廠”,家庭是兒童出生后接觸到的最初的教育場所,家庭所處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水平、家長的教育態度與教育方式、兒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與所處的地位等,都對兒童人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放縱型和民主型三類,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響。比如,權威型父母過于支配,孩子缺乏主動性;放縱型父母過于溺愛,孩子多任性;民主型父母尊重孩子,家庭氛圍和諧,孩子樂觀、活潑等;可見,民主型教養方式最有利于兒童成長。(注:鮑姆林德將教養方式分為四種:權威型-即上文的民主型,專斷型-即上文的權威型,放縱型-即溺愛型,忽視型。) 3.早期童年經驗 “早期的親子關系決定出了行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為”與“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都是強調人生早期所發生的事情對人格的影響,但早期經驗不單獨對人格起作用,它與其它因素共同決定著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4.學校教育環境 學校的教育環境對兒童人格的形成起主導作用,是在學習的生活,集體中通過特種活動進行的,例如同輩團體的影響、教師的人格態度與師生關系等。研究發現: (1)在專制型教師管理風格下,學生作業效率高、對教師依賴性強、缺乏自主行動、常有不滿情緒。 (2)在放任型的教師管理風格中,學生作業效率低、任性、經常發生失敗和挫折現象。 (3)在民主型的教師管理風格中,學生完成作業的目標是一貫的,行動積極主動,很少表現不滿情緒。 5.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對學生人格的影響主要通過社會風尚、大眾傳媒等得以實現,通過電腦、電視、電影、報刊雜志、文學作品等。 6.自然環境因素 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空間擁擠程度等這些物理因素都會影響到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例如,天氣炎熱會使人煩躁不安,對他人采取負面反應,發生反社會行為。 7.自我調控因素 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的自我調控系統是良好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動力。 第21天 測試習題 1.根據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具有強、平衡、不靈活特點的神經類型對應的氣質類型是(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黏液質 D.抑郁質 2.誠實或虛偽、勇敢或怯懦、謙虛或驕傲、勤勞或懶惰等描述的是個體的( )。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氣質特征 D.認知特征 3.與多血質氣質類型相對應的高級神經活動過程的基本特征表現為( )。 A.強、不平衡 B.強、平衡、靈活 C.強、平衡、不靈活 D.弱 4.根據人對問題思考速度的差異,卡根等將認知風格類型劃分為( )。 A.場獨立性與依存性 B.沖動型與沉思型 C.同時性與繼時性 D.整體加工與部分加工 5.一個人在信息力中對內在參照有較大的依賴傾向,較少受外部環境信息的干擾,與人交往時不善于覺察細節,這種認知風格屬于( )。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理智型 第21天 習題答案 1.【答案】C 【解析】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 (1)巴甫洛夫根據神經活動過程的基本特性,即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劃分了四種基本的神經活動類型。 (2)①強度是大腦皮層細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標志;②平衡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相對力量,二者相同是平衡;③靈活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 (3)不同高級神經活動過程對應不同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類型:①強、不平衡的特性對應沖動型,對應膽汁質;②強、平衡、靈活的特性對應活潑型,對應多血質③強、平衡、不靈活型的特性對應安靜型,應黏液質;④弱特性對應抑制型,對應抑郁質。 2.【答案】A 【解析】性格與氣質的區別在于,氣質無優劣之分,性格有好壞之分,題中描述的詞語暗含褒貶義,屬于性格。 3.【答案】B 【解析】多血質的人活潑、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和情感易變換等等。這種人適宜于做要求反應迅速而靈活的工作。 神經特點: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隨意反應性強;具有可塑性;情緒興奮性高;反應速度快而靈活。 4.【答案】B 【解析】卡根等人(1964)把認知風格分為2種:沖動型和沉思型。 5.【答案】B 【解析】場獨立型是指內部信息加工較少受外界參照物影響的認知方式。與“場依存型”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