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復試完,我第三名進復試,錄取兩個人,結果可能不會很好,特別是我后來知道前兩名都是本校的以后…… 言歸正傳,今天寫一些心得體會,我之前在考研論壇上也學到了很多,所以現在也應該做一點回饋。可能寫的比較亂,大家勉強看看。 一、目前形式 就我今年的體會來看,專業一改題,縮招,再加上每年都固定有幾個浙大本校的考生(我是跨專業藝術生),所以實在有點艱難。我和前兩名總分差了12、15分,但是光專業一就差了30分,他們好像都135左右,我只有102。所以如果有跨考生想考,最好要想想清楚。 二、備考過程 浙大的參考書目本來就是那三本,不過今年專業一變了張德明老師的文學史可能沒有那么適用了。但是浙大以前改過一次詩歌,結果第二年就改回來了,所以也許明年專業一指不定會不會改回來,我建議大家做兩手準備。 我是2017年12月左右開始準備考研的,政治英語我就不談了,前期基本都在復習文學史,畢竟跨考生要惡補基礎。我當時是用張德明的文學史加上李斌寧主編的一套《歐洲文學史》,這套書很厚,作家很齊全,我當時是看一節張德明老師的書,然后對應的看《歐洲文學史》中對應的內容,然后再對著《世界文學史》在word上做好筆記。一天一節的速度。當時寒假我也看了十天左右,印象中是看到了歌德那一塊。等開學以后我開始看原著,重要的原著最好都去看一下,今年考《巴黎圣母院》,如果我沒看過那本書,也許我就100分不到了,那就沒過線了,所以原著非常的重要,畢竟你不能離開書空泛的作議論。你們可能會說那沒有時間看怎么辦。其實據我的經驗來看,一般的原著都不會很厚,看起來還是比較快的,像我當時看《紅與黑》《呼嘯山莊》等,因為實在覺得很好看,很快就看完了。當然也有一些實在比較長的,那也許看一些口碑好的影視改編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說《戰爭與和平》什么的,最后一個捷徑就是看一些原著精讀,這類書會把小說原著壓縮,對于應試而言也算是一個辦法吧。 一直到五月份的時候,我的思路還是看那本參考書,然后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教材輔導書,
TIM圖片20190317111039.png (130.48 KB, 下載次數: 74)
下載附件
2019-3-17 11:11 上傳
,就類似這種。然后我買了一本,里面有名解、簡答、論述等等,當時覺得還不錯,準備把這些背熟。緊接著我又在一個網站上找到了三四本這樣的習題集,都是電子版,一本售價30-50元,我當時還神秘的給他破解了出來,然后把七八百頁的pdf全都轉化成word,然后里面很多內容重復,我就又一點點的把重復的過濾掉。。。。我甚至還按照張德明老師的那本書的順序來給內容排序。。。。。可以想象我當時做了多少工作,然后我也獲得了一本厚厚的習題冊。這個弄好已經五月底了,萬幸我在論壇上看到了“西瓜皮dm”的心得貼,然后我發現我之前弄的好像都是在搞笑。。。。。于是我就開始了一條看論文和看書的不歸路。
當天看著她的帖子,我在本子上立刻寫下了20本書,因為我們圖書館只能借20本,然后去全部借了過來,一本本的開始看。然后也做了一些筆記,現在回想起來筆記做的還不夠,導致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大記得了。其中有一本書叫《外國文學》,里面自帶有課后問題,不過沒有答案,為了能得到一些解答,我就去知網查問題相關的論文,一般就是一個問題下個三四篇論文,整本書的問題整理后大概下了一百篇論文吧,不過我都沒有仔細看那些問題,這點其實不大好。大概是暑假開始后,我繼續看更多的論文,基本上是《世界文學史》和兩本詩歌中每一個重要的作家作品,我都會看好幾篇論文,然后再做整理。期間有點不記得了,總之10月左右的時候我開始做完整的大題答案整理,其實也就是依靠論文中的內容,流程如下:確定一個問題——看四五篇論文——整理——手寫/打印出來——記憶背誦。前前后后可能有上百個這樣的問題整理吧,我也沒有細數,總之最后我看了600的論文,起碼70的書(書我很多是挑著看需要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