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已經結束了近兩個星期,順利錄取廈門大學企業管理專業,成績并不算亮眼,也走了很多彎路,但是還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分享給后來人,希望能有一點點幫助。由于我作為二戰考生在三門公共課上是有第一年的基礎的,所以很多方法并不適用,而我去年報考的是西南財經大學的財務管理,廈大管院專業課808管理學和管理經濟學對我來說也是從頭開始,所以有更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所以這篇貼子主要是關于專業課的復習。 Part1綜述 我今年復習是大概從五月開始的,忙完畢業論文和答辯我回到了我家鄉的一座大學里備考。選擇今年換專業換學校有三個原因:一是我研友順利的考上了廈大會計,她給了我很多關于廈大管院復習的建議和資料;二是雖然我本科是會計學,但是學得不算扎實,西財財管會涉及大量會計學知識,對我來說復習難度比較大;三是考慮到今年二戰,所以希望能夠沖刺一所更好的學校,彌補我二戰帶來的高昂的機會成本(這個想法其實是很冒險的,不建議大家跟我一樣·······) 廈大管院分為會計、企業管理、旅游和酒店管理、市場學四個系,這四個系所在初試上都是一樣的專業課——808管理學和管理經濟學,考察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以及管理學,這兩門課分值各75分。我的參考用書有:格里芬的《管理學》、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圣才的西經配套參考書、尹伯成的西經配套習題,因為報了夢圓南強的輔導班,所以我還有兩本復習講義。管理學偏背誦和理解,背誦量非常大,但是結合這幾年的趨勢來看,考題也越來越靈活,在復習過程中需要多涉獵相關的管理案例或者加深對這門學科的理解。經濟學相對來說考題沒有那么靈活多變,把基礎打好,一定要保證課本的計算題完全掌握,并且重視對各種圖像的理解。 Part2管理學 管理學是我投入了較多時間和精力的學科,這本書開始看得是相當痛苦,完全看不進去,拿著書很快就能翻完一遍,但是翻完一遍什么都記不住。所以我決定先放下課本看看網課,在b站上看了《管理學》周三多版以及在MOOC上看了一個外國教學視頻,大概花了20天,這讓我對管理學有了一個更基礎的了解。重新翻開格里芬的教材之后,覺得其實管理學也沒有那么枯燥,而且這本書邏輯很清晰,就是從管理的宏觀概述、管理的環境還有管理的四項工作(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敘述的,我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細細的過了一遍課本,做了大概80頁的筆記(做筆記其實不用那么細致,尤其是公共課比較薄弱的同學,我覺得我在這里浪費了很多時間,性價比不算高)。總的來說,五月六月我把課本過了兩遍,并做了筆記,看了一些管理學網課,每天在管理學上的復習時間2~3個小時。 暑假七八月是我專業課提升最快的階段。我每天早晨會花半個小時左右背誦復習講義,晚飯后也會隨意背背(之所以背誦工作開始的這么早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記憶力有清晰的認知······),每個星期有一到兩節的專業輔導課,是一個管院的學長授課。學長教課的思路是從整個管理學大框架入手,大框架里再細分一個個小框架,開始我覺得難度很大節奏很快,但回頭想想也就是這種方式培養了我對于這門學科的大局觀。這個階段的復習任務是是將管理學的21章分為六部分,每部分復習三天,在這三天里要做的任務是: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框架、整理概念性的知識點并初步背誦、上網或者詢問學長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管理學概念。每學一部分都會試圖在回家的路上過一遍。到暑假結束的時候,我完成了一輪很細致的背誦,同時可以比較輕松的回憶起知識點的大致內容,只是沒有辦法用很專業性的語言表述。這個階段我在兩門專業課上基本要花費4~5個小時一天。 九月份就到了大量背誦的時間了,我覺得這個時間用來背誦管理學是比較科學的,因為十月份需要背誦英語的作文和鞏固英語單詞,十一月份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在政治的背誦上,所以在九月份盡可能把專業課背熟可以減輕后期的壓力。我還是按照六大部分來背誦,因為這樣背誦更有邏輯性。每天背一部分,但是每部分會重復背誦三天,而且在這三天里每天的側重背誦章節是不一樣的。我背書時喜歡先自己回憶這部分的內容,然后對著框架試圖更進一步的回顧,這個時候我就會發現我有哪些知識點是不熟悉的,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之后我的背誦更有目的性也更有效率,基本上一天背誦兩個小時左右。 十月份除了背誦,我開始進行實戰訓練。十月初拿了兩套真題按照三個小時模擬,發現效果很不好,問題主要有:時間把握不準、名詞解釋和簡答題話術不夠專業和嚴謹。論述題有點無從下手,不知道答題邏輯應是怎樣的。這個時候授課的學長也開始訓練我們如何系統的答題,所以我的復習重心轉向如何將知識更好的轉化為答題的答案上。我花了兩天時間羅列了管理學的名詞解釋和簡答的知識點,在背誦這一部分內容時會注意聯系它的父級、子級和同級知識點,會思考可能的考法等等。同時針對論述題,我還看了一些管理案例以及林志楊老師的《管理學》。總的來說,十月份主要就是鞏固背誦和訓練答題思維,時間大概一天一個半小時。 十一月份的重心完全轉為實戰訓練,我買了考試專用的答題卡,大概四天一套真題或者模擬題訓練,每次訓練都嚴格掐表三小時。開始兩次還是出現做不完的現象,我按照總體時間分布和題目數量分配了每種題型的答題時間,然后結合自己寫字的速度估算每種題型大概寫多少內容,在之后的模擬時基本按照這樣的時間分配來寫(答題時間不夠是很常見的問題,我覺得后期訓練真的得注意這個問題)。 十二月份基本就是背背背以及看真題和模擬題,因為政治花了大量時間所以沒有太充裕的時間模擬,整個月模擬考了兩次。這個月里兩門專業課基本兩天復習一本,復習的方法非常快,就是背框架,然后看著框架回憶內容,避免出現知識點的遺忘。 Part3 經濟學 經濟學有個特點是它自成體系,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所以跨考的人在最初復習時會覺得這門課比較難懂,這個時候可以有選擇的看看網課,B站上有很多資源,比如鄭炳老師和中華會計網校的網課。我由于本科是經管專業,經濟學是我們的主干課所以學習起來更輕松些,這門課的復習時間基本上是管理學的一半。 微觀經濟學的復習大概是從六月中旬開始的,這個時候管理學已經復習完了一輪。我花了半個月重新看了一遍教材,對于比較難的知識點看了鄭炳老師的網課幫助理解。到了七月份開始看圣才的教輔書,同時做課后習題,因為還會適當做筆記所以進度比較慢,這一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八月份我專攻計算題,我先把課本上的習題又重新做了一遍,然后做完了圣才上的其他學校的考研真題,再把尹伯成的習題中的計算刷完了(如果時間不夠,尹伯成的習題可以選擇性的做,因為有些題目偏難)。在做完大量的計算題之后自己整理了一下常考題型,把每種題型的要點總結了一遍(我覺得這一步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深記憶和理解,在八月份之后我幾乎一個月沒有做計算題但是在后期復習還是可以比較順利)。 到了九月份,我重點整理簡答題名詞解釋,同時花了很多時間在圖形的繪制、理解上。我把西經書上所有的圖都畫在了幾張A4紙上,經常翻看圖冊,同時還把尹伯成和圣才上的各種文字題都看了兩遍,輔導書上的文字敘述很多都過于冗雜,要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精簡。因為西經的背誦量沒有管理學那么大,所以我每天大概背誦半個小時左右就足夠了。(對于名詞的記憶和理解一定要結合圖形,在考場上答題時如果能準確畫圖可以幫助提分)。十月份沒有在經濟學上花很多時間,因為這個時候政治和數學占用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基本上只能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計算量,同時經常翻書鞏固記憶,自己有時間的時候也會默寫經濟學的框架和圖形。 最后兩個月的復習思路和管理學是一樣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實戰能力。從考試的角度來培養更加系統的答題邏輯,不斷做真題和模擬題(如果其他學科需要更多時間,可以適當減少真題的模擬)。 Part4總體復習規劃和時間安排 時間 | | | 數學:看教材,做章節測試卷(上午約4h) 管理學:看網課、看課本、梳理筆記(下午3h) 英語:背單詞(第一輪)、超精讀(晚上2.5h) | | 數學:看復習全書,做1000題A、B組;重難點看網課(上午約4h) 經濟學:教材、鄭炳網課(下午2h) 管理學:梳理筆記、看課本(下午1.5h) 英語:背單詞(第一輪)、超精讀(2.5h) | | 數學:看復習全書,做1000題A、B組;重難點看網課(上午約4h) 經濟學:圣才輔導書、課本課后習題、做筆記(下午2.5h) 管理學:梳理框架并加深理解(下午1h)背誦(早0.5h 晚0.5h) 英語:背單詞(第二輪)、99~04年真題閱讀翻譯訓練(晚上2h) | | 數學:660題和1000題C組(上午3h) 經濟學:課本課后習題二刷、圣才習題、尹伯成計算題(下午3h) 管理學:梳理框架并加深理解(下午1h)背誦(早0.5h 晚0.5h) 英語:05~14 年真題訓練(3天一套)、背單詞(晚2h) 政治:精講精練、1000題、徐濤強化課(1.5h) | | 數學:考研數學重點突破220題、毛綱源解題技巧、題型梳理和歸納(4h) 經濟學:圣才、尹伯成名詞解釋和簡答、知識點及圖像梳理(下午2h) 管理學:背誦(早1h 晚1h) 英語:05~14年真題二刷、聽英語新聞(2h) 政治:精講精練、1000題,徐濤強化課(2h) | | 數學:30年真題訓練(3h模考+1h訂正) 經濟學:鞏固知識點、訓練計算(1h) 管理學:整理簡答題和名詞解釋題,看林志楊老師的《管理學》(1.5h) 英語:閱讀和完型填空專項訓練,開始背作文(2h) 政治:1000題二刷 | | 數學:模擬題訓練(合工大超越和共創、超越135、張宇八套卷)(上午3h+1h) 經濟學和管理學真題模擬考(四天一次)、知識點梳理和背誦(約3h) 英語:完型和閱讀(3篇/天)、翻譯訓練、作文背誦和練習、15~17年真題(3h) 政治:1000題三刷、徐濤肖秀榮模擬題、徐濤小黃書背誦(2h) | | 數學:知識點梳理、試題回顧、模考3天一次(約3h) 經濟學和管理學:大量背誦、真題模擬題回顧(約3h) 英語:18~19年真題、作文訓練(一天一篇)、背單詞(約2h) 政治:肖四、肖八反復刷、時事復習、肖四大題背誦(約4h) |
Part5個人考研的感受 我第一年選擇考研時很大程度是為了更好就業,所以選擇了就業很好也很優秀的的西財的財務管理專業,但是其實那個時候是有點點不甘心的,因為我本身非常想去綜合性大學學習,而我本科本身就在財經學校,不希望讀研再選擇財經院校。在大學里我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為了考研放棄了很多和朋友在一起奮斗和玩耍的機會,而且很擔心考研失敗會有怎樣的后果,怕我爸媽會很失望,怕自己的前途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所以在這一整年都處在患得患失、自我懷疑的情緒中,自己給自己平添了很大的壓力,導致身體也出現了很嚴重的不適。結果自然是失敗了,而且是慘敗。 說起來也有點滑稽,當我第一次考研非常害怕的結局真的發生了之后,我反而平靜下來了,因為我發現其實失敗并沒有我想象中的糟糕,父母甚至比我更早的接受了這一結果,我最大的心理負擔一下就消失了。這個時候我才真真正正的選擇了聽從我心里的想法,選擇考廈大,讀研的目的也從更好找工作到了想再學點東西,目標感更加的清晰。做出這樣的選擇,我能接受它所帶來的最壞的結果,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所以我會踏踏實實的把這件事干完,無論結果。 選擇考研或者說選擇考廈大企管是一個完全不后悔的決定,雖然還不算正式成為管院一員,但是在整個復習期間接觸到了很多學長學姐,他們普遍真誠善良,而且邏輯思維能力強,閱歷豐富,這種直觀感受讓我更加認定了這個選擇的正確性,所以整個復習過程中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或者妥協選擇另外的學校。二戰期間反而比一戰更輕松,這種心態上的放松讓我復習基本處于平靜有序的狀態。我覺得考研并不是一件需要如沖鋒陷陣一般緊張的事情,過多的關注結果也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因為這樣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內耗,出現自己以為自己很努力,但其實什么都沒干的局面。如果復習遇到了困難或者問題,也不要在情緒上太低落,早點讓自己穩定下來,努力解決問題這才是最好的。 絮絮叨叨講了一堆,也不知道對你們有沒有用·······考研沒有那么難,沒必要把這件事妖魔化,每天踏踏實實做好該做的事,結果就不會太差。如果還有其他的疑問的可以私信我,我看到之后會盡快回復的~~ 祝你們能夠順順利利的考研成功,夢圓廈大,夢圓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