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雖然很難,但終究還是開了。經歷了初試的忐忑,復試的緊張,終于來到了魂牽夢繞的校園,可以在這片有太多歷史和輝煌的土地上度過一段三年的學習時光。還記得復試完后的那天夜里,我騎著單車徜徉在百年校園內,感受著一棟棟建筑所散發出的厚重歷史和一位位學子所攜帶著的活力青春,我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百年南開,我是它的第一百屆學生,對我而言,既是幸運又是鞭策。
我本科來自一所雙非財經類院校,本科算是小跨,二戰考取了南開的經濟類學碩。初試分數排在中游水平,其中政治和英語都是70,數學110+,專業課130+;復試逆襲,排名靠前,最終成功錄取。
webwxgetmsgimg.jpg (33.42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19-4-5 21:29 上傳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我的一些經驗和方法,總共分為初試篇和復試篇。
初試篇:總綱
首先我想先說一下基本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路徑,考研這件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最需要的就是慣性、效率以及每個階段的適度評估和反思。如果把考研分數進行量化,總結出一個公式,則:
S= F(T*K)+?
參數S表示考研分數Score;F函數表示每階段的評估與反思Function;參數T表示學習時間Time(慣性);參數E表示單位時間內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Efficiency(效率);參數?表示隨機誤差項。
慣性:慣性就是每日要有計劃、要有堅持,簡而言之就是學習時間。慣性是一個門檻,必要的學習時間是成功的基本保證,把每天的學習當作生活的常態化,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其實當你進行這樣的生活超過一個星期之后,就很容易成為你的生活方式了。接下來就是抵御來自其它方面的誘惑,建議不要脫離你已經養成的生活方式超過兩天以上,如果超過兩天以上,你再次回到之前的狀態就會發生排斥反應,嚴重打擊你的自信心,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慣性這一點是考研路上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實現的,因為這單純考驗你的心性,不需要你的悟性,在心性方面,大家都是涉世未深的學生,拉不開差距。
效率:效率就是在單位時間內你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這是大部分人拉開差距的地方。有些同學可能覺得為什么付出了很多時間,比很多人都刻苦認真,書都看了好幾遍,一天學習超過10小時,為什么最后出來的分數卻不能匹配自己的努力程度,甚至比那些學習時間少的人考得分還要少。這些同學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自我感動,以學習時間的多少來衡量學習的效果,殊不知學習效果=學習時間*效率,我相信下決心考研的人在學習時間上是拉不開差距的,即使有一些微小差距,在學習時間邊際效用遞減的影響下也可以忽略不計。而拉開差距的就是效率,考研路上不缺勤奮的人,缺的是掌握學習方法的人,一個好的方法和習慣,能使別人學習一遍等價于自己學習兩遍,差距往往就是這樣拉開的,因此,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和問題分析邏輯等。學習方法的掌握有一套相關路徑和方法論,包括尋找、挑選、培養、根據自身情況修正等等,這是另一套體系,先不展開細說,以后若有機會詳談。
階段評估與反思:顧名思義,就是每一階段對自身學習成果的估測和反思,這塊分為兩部分。
先說評估,考研最后是要反映到卷面上化為分數進行量化的,平時自我感覺學的再好,最后發揮不出來也是白搭。同時,階段評估也能讓自己找出知識體系和相關知識點的漏洞,進行相應補強,因此不可或缺。建議每完成一個模塊化的學習計劃或者每一大塊知識體系就對自己進行相應評測,針對性的學習比漫無目標的學習會更有效率,而且在平時學習中你往往潛意識對不熟悉的知識進行規避,只是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重復推演,以使自己處于學習舒適區內,而打破這種舒適區則是必要的。關于每科具體評估哪些方面、評估的結果反映了什么、應該如何根據結果進行相應補強等等,也有相關一套體系,內容太多,不展開談。
再說反思,評估完后就是反思,這種反思并不是針對具體知識點的反思,而是一種宏觀、抽象、掌控全局的反思,比如包括但不限于:下一階段學習方法的修正與優化、學習進度的調整與安排、自身掌握知識與評估分數呈現差距的原因等等。這是最考驗個人悟性的地方,因為相關變量太多,你要靠你的直覺或者邏輯去排查,去思考,去確認,而你的反思成果也將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內,你的學習效率和成果。這一點需要自己去體會,把握個中精妙,每個人的反思和感悟都不相同,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隨機誤差項:這一部分包含了運氣(比如在你二選一不確定時選擇了正確的),考試心態(比如臨場時是否能夠全部發揮自己的水平),試卷匹配度(比如考數學時平常細心的你面對一張考察計算能力的試卷)等等各種不確定的隨機擾動項。這些因素有些可控,比如臨考心態,有些則是不可控,一般來說平常要思慮周全,模擬考試時要將各種情況都要模擬到。
總而言之,影響考研分數有四大變量:慣性;效率;評估和反思;隨機擾動項。總綱說完,下面來簡略講下各科的學習策略(注:與其他人同質性的內容不會再復述,只會講下各科的考察邏輯以及相應技巧)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