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我本科在某985學工科,2018年報考五道口金融碩士,初試成績政治78+英語72+數學125+專業課110=385,道口18年初試分數線是368,經管是370,385分應該是處于中游。后來也順利通過了復試,非常幸運地被錄取。我會結合自己的經歷講一下考研的一些經驗,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初試部分 政治 所用資料:肖秀榮全套書、蔣中挺的視頻課、自己的筆記、凱程的模擬卷。 我政治考了78分,不謙虛地說,這在北京地區應該是屬于絕對的高分了。簡單的說主要還是自己復習地效率比較高。我是買了一本肖秀榮的知識點精講精練,我總結了一下原因,就是政治零碎的知識點太多,同時很多的容易混淆的表述。所以我又從頭開始,把肖秀榮的復習全書拿出來,從馬原開始看。慢慢的,我發現馬原最大的特點就是概念多,所以相互關系也多,所有的邏輯關系都是由這些概念產生的。所以我就在紙上把涉及到的概念都寫了下來,經過自己的加工,有了自己的馬原筆記。然后我又對毛中特做了類似的事,不是概念,而是框架。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章節都是按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來行文的,我自己搭了一個毛中特的框架,毛中特筆記也有了。別的也都是類似的。所有筆記整理完,很厚的一本復習全書便成了12張A4紙。整個工作結束以后,我再去做練習題,正確率就非常高了。對于出錯的知識點,我分析了一下,主要還是知識遺忘、混淆和遺漏,我同樣整理到A4紙上,不多,3張。后期,我做了米三、肖四、蔣五的模擬卷的選擇題,把錯題單獨整理下來,兩張A4紙
圖片1.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185)
下載附件
2019-4-17 15:11 上傳
圖片2.png (938.75 KB, 下載次數: 199)
下載附件
2019-4-17 15:13 上傳
的勾股定理也就完成了。所以,整個政治復習過程,在準備選擇題方面,我的復習主要圍繞10幾張A4紙展開。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所謂的整理筆記,不是簡單的將書上的句子抄下來,而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整合,這樣才能收到效果。另外,得選擇題者得政治! 英語 我的英語只有72分,大概率是墊底的哈哈,作為教訓講一下我的復習過程吧。我的策略是狠抓詞匯,詞匯看得懂,閱讀也就沒問題了。所以,我的復習資料以考研詞匯書為主,搭配真題卷和寫作書。在背單詞的時候,我會把每一個LIST的陌生詞寫到一個專門的本上,每天晚上最后一項學習工作就是復習當天的陌生詞匯,每天早上第一項學習工作就是復習前一天的陌生詞匯。這樣背單詞效率會很高。對于真題的運用,一定要發揮其最大價值,因為真題的數量非常少,市面上的模擬題質量也一般。最后,對于作文,一定一定要好好準備,我當時就是沒有準備作文,肯定作文分數畢竟低。不僅是要參考作文書中的模板,還要自己找一些題目以模擬考的形式來練手。 數學 數學125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分數。我用的是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和他老人家那本單獨的線性代數,視頻看了張宇的高數強化、概率論強化和李永樂的線代強化。對于數學的復習,最重要的是戒驕戒躁。我相信,高數、線代和概率論大家肯定都學過,而且考試成績都非常高,正是因為這樣,在復習過程中才要踏踏實實的,對于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種題型都要非常熟練。我考試的時候有一道二重積分的題目,當時考場上想了半天就是做不出來,出了考場馬上就想到換成極坐標就非常簡單,其實這就是對題型還不夠熟練,可以說是吃了大虧。比如說線性代數,其實李永樂老師的那本書就編的非常好,很多的題型,也會介紹不同的解法。 專業課 專業課110的成績對于跨專業的考生來說,已經是不錯的了,復試的時候,康院長看我專業課的成績還問我有沒有報過班之類的。我復習是看了凱程武玄宇的貨銀國金和豬哥的投資學公司理財,講的真的特別好,再加上他們出的講義,可以說效率很高,尤其是對于跨專業的考生來說,效果更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學習考研專業課的基礎知識,并且知道哪些是考試的重點。課本我就是用的大家都知道的那四本教材,再加上公司理財和投資學的課后習題解答,別的什么宏微觀我一點沒學。清華的專業課考試風格比較與眾不同,以客觀題為主,大量的選擇和計算。所以,對于貨銀和國金,更偏重于理論。一定要把每個知識點都搞清楚,,比如匯率定價理論,每一個理論都要很清楚的知道內容,以及和別的理論的區別。對于公司理財和投資學,更偏重于計算,兩本教材的課后題一定要刷至少一邊,對于自己第一遍沒做出來的,一定要多刷幾遍,尤其是博迪那本投資學的課后選擇題,說不定考試就會有原題。另外,對于公司理財資本結構部分的公式,建議會自己推導,其實不難,會推導能幫助更好地理解。對于投資學該背的公式一定要背,不要抱著僥幸的心態,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CAPM、APT、EMH這些就不用多強調了,重點中的重點。最后,凱程豬哥國慶班、沖刺班的講義最好能有一份,這樣到了最后階段,在專業課的復習上,是很重要的總結以及查漏補缺的工具。 復試部分 道口的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我會分別簡單介紹一下。 筆試 筆試考試內容就是專業課的知識,但是會比初試更難,難就難在考的比較偏,再就是會超綱,還有一些表述模棱兩可,雖然初試也會存在這一問題,但是復試筆試相對更嚴重,所以對于知識點不僅僅是要求記住,更要求會分析,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面試 面試分為群面和單面,群面就是正常的小組討論,分組是按照報考地區為依據。單面是針對簡歷問問題。面試官共有兩組,一組康院長牽頭,一組趙院長牽頭,但是今年人事調動和退休,肯定會換面試官的組長。我面試是報了凱程面試輔導班,按照凱程老師的要求去準備就行了。老師會詳細介紹一下流程,請往屆的師兄師姐過來介紹經驗,幫助改簡歷,最重要的就是組織大家模擬面試,積累經驗,我個人覺得幫助是比較大的。 其他注意事項 我是從7月份開始準備的,前后差不多5個月。備考是一件對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一件事,尤其是考研戰線比較長,對意志力有很高的要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目標。一旦有了清晰的目標,制定了可行性計劃,堅持到最后,肯定會有好的結果。關于目標的設立,其實就是考不考道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道口難考,競爭激烈,很多人會對比各個學校的報錄比。其實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站在我備考的時點,只要初試達到400分,就一定能進復試。然后就把400分攤到四門課,覺得問題不大,所以我的目標一直都是道口。整個的邏輯就是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能考400,考400就能進復試。關于制定計劃,可以按照時間段制定每一輪復習的時間計劃,但不用過于具體,比如說精確到星期或者天,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每天的計劃要清楚,也就是上午、下午和晚上要分別完成什么內容,這樣每天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該干嗎,而是有條不紊的過一天,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天終了,看著自己早上列的計劃內容,進行一天學習任務的復盤,學到了哪些知識點,哪些還需要鞏固,這樣復習的效率更高。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備考的節奏,這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習慣,不用刻意要求自己每天必須坐夠10小時或者怎么樣,一張一弛倒也無妨,但是最好不要波動太大,這樣娛樂放松就會變成情緒上的一種壓力,容易造成負面影響。 總結一下,我想給大家傳達的就是考研不難,道口也還行,但是必須得講究方法,講究效率,講究策略,當然腳踏實地,勤奮努力貫穿其中。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老科的話吧,if making history were easy, why borther? 若能輕易創造歷史,何苦費盡心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