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所以一個人的經驗,未必能夠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實現同樣的結果。所以,我寫的這篇所謂的經驗貼,只作為大家準備這場考試的一個參考,不建議全盤照搬。 關于自己: 我畢業于南京的一所211,專業是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校友長期認為自己是江蘇第三,雖然存在爭議,但姑且這么認為吧。 一戰跨考華五某高校的金融學學碩,因為準備不足,加上學校任務太多,遂失利。之后找到了一家世界五百強的私企工作,崗位是技術支持,但自己并不熱愛,缺少熱情。并且對于一戰結果并不甘心,所以決定二戰。 二戰選擇資產評估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這個專業相對容易,而且150分的客觀題,很適合理工科學生的思維模式。 而且,我十分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我無所謂學什么專業,只要是在上財,只要是經濟類相關就可以。事實證明也是這樣,財大幾乎所有的專業都可以干金融,就看你自己后續的選擇和努力了。 關于初試: 1,政治。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認為政治高分不過70,低分不過60。但我想說的是,政治是一門性價比超高的課,而且考75+是完全可以的。 政治我是這樣復習的,用徐濤老師的《核心考案》和徐濤老師的強化班視頻,題目用肖秀榮老師的《1000題》。不用擔心題目對不上,其實是完全可以對上的。這樣做下一遍之后,我對選擇題已經十分有感覺了。 再之后,我又刷了徐濤老師的《優題庫習題版》,不過現在我不建議做這個了,因為徐濤老師課講的很好,但題目有點過于摳字眼了。 大后期也就是12月份,我刷遍了市面上幾乎所有可以找到的預測題目的選擇題,收獲頗豐。最后政治選擇題42分,我覺得相當不錯了。 2,英語二。英語二和英語一雖然難度在接近,但差距仍然明顯。英語二不會有太多令人糾結的題目,而這樣的題目英語一卻不少。 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并不專門背單詞的。我從7月份開始刷真題,先做英語一的,大概2天一套,然后第三天做總結,把里面不會的單詞拿出來專門進行記憶。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回來再記一遍。 沒記錯的話,今年英語二我客觀題扣了3分,也就是兩個完形填空,1道閱讀理解,其實還可以更好。 至于后面的作文題,我就不說了,我的作文也不好,這一點相當慚愧。 3,396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其實對于2019年考研來說,選擇396是挺不利的,因為數三難度不高,而396想考130是非常困難的。 先說邏輯,這個幾乎所有考生都是沒接觸過的。我當時用了《老呂邏輯》以及他的視頻課,很多人可能用王誠,我很喜歡王誠的講課風格,尤其是寫作,但他在考試這方面不夠功利,或者不夠有效率,所以我推薦老呂,至少我認為很有效果。 再說數學,這個我能給你們的建議非常少,我不知道大家本科是學什么的。我本科工科,學的數學幾乎是最難的那一檔,所以396的數學我幾乎沒花費太多精力,就刷了一下真題和那個800題,而且真題比800題容易不少。 最后是寫作,這個我自己也比較迷。論證有效性分析是有套路的,而我覺得老呂的套路就不錯,直接拿來用就是了。我也看過王誠的課,但他的課不適合后期看,而是適合從7月份就開始,王誠的目的在于塑造你的批判思維能力,而這個肯定不是短期可以培養的。 還是那句話,王誠重內涵,老呂重效率。在考研這樣一件事上,我認為效率更重要,內涵要放在平時。
專業課:我是工科生,專業課之前幾乎一無所知,除了少量經濟學知識。因此為了盡快熟悉和掌握上財資評的專業課知識,通過多方比較,我選擇了上財瓜果考研基地,有學長學姐的帶著學習,以及整理好的學習講義,讓我少走很多彎路,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范里安的經濟學,我很喜歡范里安那本書,寫的非常好,但如果之前你們只接觸過高鴻業的話,建議配上鄭炳的課來看,效果我認為不錯。習題書就是鐘根元老師的那本書,那本書挺有難度的,尤其是那些例題,學會了會很有成就感。不過今年的微觀題目完全就是高鴻業風格的,所以建議大家把高鴻業的習題冊也做一下。 再說財務管理,這門課對我來說挺難受的,因為我沒有任何會計基礎,很有地方都很難看懂。參考書就是上財瓜果考研基地的內部講義以及陳文浩老師的《公司財務》加上配套習題冊。推薦再用一下人大的《財務管理學》吧,荊新老師的,但不推薦習題冊,習題冊太簡單了。 最后就是資產評估,這本書就是朱萍老師的那本書,那本書非常好,比央財的那本好太多了。書的整體框架思路非常清晰,課后習題也很經典,并且真題會比課后習題簡單一點,所以課后習題大家一定要好好做,至少做3遍吧。 最后我想說一點,考研這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其實考研人數看起來在一年一年的增加,但真正好好準備,并能夠走上考場考完的人并不多。對自己始終保持信心,而且多數情況下,考上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盡力之后的結果絕對不會太差。 此外,手里還有當時整理的專業課資料,為了回報論壇可以免費分享給各位學弟學妹,有需要的請留下你的wangpan帳號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