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考申論而言,綜合分析題目一直都是考察的重點,副省級試卷幾乎每年都考,而市地級試卷也多有考察,如2017年、2015年等市地級試卷都曾經考察過綜合分析類題目。另外,不論副省還是市地級試卷中,解釋型分析皆為考察的重點。而解釋型分析題目又是一個難點。因此,掌握解釋型綜合分析題目的解題方法是提高申論分數、提高競爭優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詳細指導。
一、解釋型分析方法詳解 那么在作答解釋型綜合分析題目的過程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 一方面,是要仔細審題。解釋型分析的作答對象通常為一個完整的句子,在題干中經常會出現“理解”、“見解”、“認識”等提示詞,如2015年市地級的第一題:結合“給定資料1”,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子“新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力量”的理解。(10分)作答對象為一個完整的句子,題干中也有“理解”的提示詞。解釋型分析是總分總的作答結構。首先是根據題目和材料解釋句子的含義,其次是去材料中尋找和分析對象有關的原因和影響,最后形成結論,如若題干有負面傾向,或者是材料中圍繞要解釋的內容存在負面傾向,則需要給出對策。 另一方面,是卷面工整。不能出現大范圍的涂改,另外,字數如若允許,如超過300字,則可以考慮以總-分-總的形式分成三個自然段來作答。 二、解題范例 結合“給定資料1”,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子“新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力量”的理解。(10分) 要求:(1)準確、全面;(2)不超過150字 中公解析:分析對象為一個完整的句子,可以判斷是解釋型分析類題目,那么確定思路:解釋句子含義-分析原因、影響-形成結論或對策。對“新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力量”進行拆解,可得分析的對象有“新技術”、“創造性”、“毀滅”和“力量”,那么在分析原因的過程中要注意分析為什么是具有“創造性”的、為什么是“毀滅”的和為什么是“力量”。因為,需要分析的內容比較多,而材料相對又比較短,所以看材料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另外,作答范圍在“給定資料1”,字數不超過150字,無需分段,答成一個自然段即可。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指,新技術具有創造性的破壞作用。新技術的創意和發明,能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和制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而新技術的本質特征是創新,技術更新具有加速度的特質,所以具有毀滅性。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一創造性毀滅力量,就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釋放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巨大潛能。 關注清遠中公教育微*qingyuanoffcn,掌握一手國考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