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本就是考生們最畏懼的題型,近幾年來難度不斷增加,愈發(fā)成為考生提分的“絆腳石”。尤其是同學們在剛開始接觸時容易出現(xiàn)“萬事開頭十分難”的情形——不會提出自己的觀點。怕錯,怕不準確,怕不客觀。首先,我們要明知道觀點明確到底是何意思呢?下面由中公教育專家細細為大家分曉。 一、觀點明確的含義 觀點明確,就是說支持什么,反對什么,都要在答案中鮮明地表達出來,不能模棱兩可。 (一)觀點不明確的表現(xiàn) 目前觀點不明確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xiàn):一是對問題的評價缺乏明確觀點;二是對問題的性質、主要表現(xiàn)形式、成因、影響、后果和解決的必要性等缺乏明確概括,80%的考生均是用羅列問題的形式來代替對問題的定性,以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代替對問題的歸納;三是對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危害、后果以及為什么要解決問題等,沒有作出明確認識和清楚表述。 特殊情況:試題已經給出了觀點,且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面對這種情況,答案中也要把這個觀點陳述出來。 (二)觀點明確的前提 綜合分析題重在“分析”二字,要做到分析合理,必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人的認識規(guī)律和表達順序等,也要符合辯證法中關于聯(lián)系發(fā)展、內因外因等原理,最終闡釋獨立思考所得的觀點。 需要注意的是,觀點正確是觀點明確的前提,不正確的觀點再明確也是無用的。大家要充分聯(lián)系給定資料,在宏觀把握材料大背景的基礎上,透過現(xiàn)象抓本質,進而獲得給定資料所要表達的實質觀點,在作答中“為我所用”。 二、如何把握觀點明確 考生在閱讀給定資料時,要針對具體問題,有目的地去思考。申論考試的給定資料主題一致,方向一致,在閱讀材料時首先要明確出題人的意圖,答案要立足于給定材料,這是我們作答申論任何題型的基本旋律,不能跑調離調。尤其面對爭議型材料時,更不能片面地考慮問題。 (一)尋找材料中命題人的直接觀點 命題人的觀點,一般會通過網友、群眾、專家學者、領導干部這些人的觀點進行傳遞。或者在案例敘述完以后進行總結。因此我們在閱讀材料時要著重關注這些人的觀點,以及首尾的總結句。 例:如何看待見義勇為求表揚的行為。 材料中反復出現(xiàn)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求表揚是正當?shù)睦嬖V求,是對見義勇為的全新闡釋。因此,我們可以直接用“見義勇為是正當?shù)睦嬖V求”作為觀點。 (二)通過詞語的性質分析命題人觀點 命題人一般會在描述案例或者現(xiàn)象時使用一些形容詞、語氣詞或者關聯(lián)詞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我們也需要特別注意。 例:要求對不同孝心舉動進行評價。 材料中通過感動中國欄目對孟培杰舉動的評價用詞:任勞任怨、蓬勃朝氣、無怨無悔。和“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中的轉折表達出對其的肯定。而對于某學校“讓孩子下跪喂飯”的行孝案例描述中用詞:布置作業(yè)、做一次飯、梳一次頭。以及結尾處“有人表示贊成,但更多的人則不以為然”可以看出否定態(tài)度大于肯定。 (三)通過材料中客觀事實判斷 材料中的客觀事實包括照片、視頻、已經出臺的規(guī)定、制度、原則。一旦出現(xiàn)和以上客觀事實相違背的做法,那我們的觀點基本就是否定大于肯定。 例:談談你對“叫停老潘放電影”的看法。 材料中老潘作為當?shù)剞r村的一名電影大亨,在當?shù)鼐邆湟欢ǖ纳鐣绊懥Α:芏鄬W生都會被這樣的頭銜和群眾威望所迷惑,認為叫停的做法不合理。但是在材料中明確提到“只有擁有電影放映許可證,才能在基層放映電影。”很明顯老潘已經違反了規(guī)定。由此可見,叫停老潘放電影的做法是存在合理之處的。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考生們只要掌握以上三種思路,那么申論綜合分析的觀點一定會非常明確且準確。同時要知道綜合分析的重點也是在歸納概括找點,可不能顧此失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