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余,閑來無事。看到壇子里這么多同學們關心非全日制,因為這關系到許多人的命運與發展。我想展開說說今年的非全日制到底是什么情況。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是什么。 看了這個文件或許就明白了為什么在2016年突然停止了在職研究生的10月份的那次考試,而對此進行統籌了。 我們梳理下為什么設置非全日制:1、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辦學。為什么這么說,可能大家也知道,以往很多學校辦了許多周六日上課,發的是全日制的畢業證的。這本質上就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辦學。所以要規范,周六日上課就是非全日制。2、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傳統的全日制學習模式對很多已經有工作、有生活壓力的人來說是不合適的,所以設置非全日制學習模式,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這也應該是非全日制本應該的招生對象。 二、非全日制到底有用么?畢業的時候社會是否認可? 有用,但是不一定對你有用。大家可以看下中組部關于全日制研究生的定義:(1)通過參加全國統一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入學、達到入取分數線、經省級招辦批準錄取;(2)學習期間采取全天在校學習方式(即全脫產學習);(3)學習期間須與原單位脫離工作關系和工資關系,轉遞本人檔案;(4)畢業時頒發普通高等學校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并重新派遣。而只有滿足上面四條的全日制研究生才可以享受規定的待遇,缺一不可。 體制內的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大部分是只要應屆生的,而應屆生是必須有派遣證的。規范之前很多學校通過1月份考試進去的,周六日上課,發的是全日制的畢業證的,這部分是有派遣證的。但是今年規范了之后的“非全日制”一定是沒有派遣證的。這個你放心,教育部已經明確規定了,沒有學校會亂來的。別說16年之前上學的有,之前是之前。 好,你說你不去體制內,你去民營企業。換位思考下,你是企業的老板或者人力總監,招來的人研究生周六日讀“夜大”畢業的,你覺得含金量能和科班出身的比么?他們會優先考慮你么?這年頭,啥都缺,但是絕對不缺人。就目前的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全日制畢業都找不到工作,何況非全日制呢?坦率的講,2年后情況更糟。如果你說你能力超群,我建議你明年考個北大的全日制CC。 對什么人有用呢?就是對已經工作了,想繼續深造,繼續學習的同學們是有用的。 三、第一批非全日制是否會像最開始讀專碩(吃螃蟹)的人一樣呢?非全日制發展走向是什么樣的? 第一個問題:絕對不會。看看設立的初衷就知道了,明顯不是一回事兒。不要經驗主義,要實事求是。也不要蒙蔽騙自己,一時的麻痹,終身的遺憾。 第二個問題:按照規范非全日制的初衷,非全日制之后應該是除了TOP10這類的高校,其他學校的非全日制會搭國家線就可以讀的。因為要建設學習型社會,而不是要發展精英式的碩士教育。
PS:有什么問題可以回帖,有時間我會答復的。同時也歡迎拍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