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期的繼續談,進入 正式復習階段的準備
實戰篇 1. 心理準備 好多考研的同學喜歡湊在一起結成一伙來復習。我其實不太贊成這樣,有疑問的話可以相互商量,但是最好不要且盡量避免湊在一塊復習。 各個人的特質包括學習能力、復習的快慢、學習的重點等都有所不同,幾個人湊在一塊難免相互比較,相互“攀比”,這樣難免迷失本心,打亂自己的復習計劃(個人經歷:我當時和我一個哥們一塊考研,我們經常在一塊討論數學題,當時他報了培訓班,我就時常關注他在復習什么,他們的培訓班給了他什么復習題;他呢,也時常打聽我的復習進度。有時,我們互相拿一些習題“難為”對方,顯擺自己。現在想想挺不值的,在這種”攀比“中往往會影響自己的復習側重點和進度)。在資訊方面我贊成結伙共享,但是考研復習的話,結伙就算了。考研重要的是自己學習計劃和進度,所以在復習之前要對各方面有清醒的認識,然后嚴格執行,不要被左右的因素干擾。以上主要是針對男同學的搭伙行為。 男女同學搭伙的弊端更甚,在一塊復習,時間久了難免產生“日久生情”,這并不僅僅指戀情,更多是那種所謂的“小曖昧”。考研復習,沒有比這影響更糟的了。這不是危言聳聽,我考研時就“見證”了好多這樣的同學,下場挺“慘”:愛情虛幻一場空,考研嚴重失利,乃至調劑都很難。所以,非有大定力的同學不要嘗試此舉,呵呵。(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2. 正式復習階段 2.1 各類教材及復習全書 (1) 復習教材 高數:數三的教材雖然比數一和數二的教材簡單,但是其邏輯性太差。如果同學你的數學基礎不好,最好還是選擇理工類院校的教材,我當初選的是華理的教材,北大、清華、中科大的教材也大致看了些。數三的高數其實也就高數下冊部分比數一少一些內容,看數一教材的話其實能更好體會和了解高數的整個脈絡。 線性代數:鄭重推薦清華丘維聲的《高等代數》(上冊),在我了解的其他任何版本線代的教材中沒有比這個更詳細更有條理的了,當然了到了后面的章節,難度是有些,但是對于一些題目的解答能給出比傳統教材更好的思路。例如在2014年的數三真題中線代的第一道大題要求解出一個矩陣的解,難度其實不大,但是計算量相當于解三個普通矩陣的解,相當麻煩,如果你把丘維聲這本教材吃透,那么你就會明白這道題其實是求”廣義逆矩陣“的解。 概率論:大部分人都推薦浙大版的概率論,這個版本我大致看了看,說實在的,也就一般。個人感覺還是中科大陳希孺的概率論最好,陳是中科院院士(已去世),是我國研究概率論老一輩的學人,其學術造詣很深。我推薦的這本書是陳希孺文集里面的一本,是最基礎的一本(文集的其他書目都是涉及高級概率論的),這本書只看前5章,應付考研即足矣。書中的習題也相當有難度,每章大概20道題左右,如果,這些題全部搞懂,復習全書概率論部分基本上可以不看了。 專業課: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指定教材,但是經典的教材也就那幾本。 微觀:平狄克、范里安、尼克爾森、平新喬、高鴻業 宏觀:曼昆、多恩布什、杰弗里·薩克斯、巴羅、高鴻業、張延 (2) 復習資料 數學:復習全書一般有兩類,陳文燈或李永樂。大多人數一或數二選陳文燈,數三選李永樂。但我個人偏好陳文燈的數三復習全書,李永樂的也看過,感覺太羅嗦(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政治:任何一種復習全書都行,但是要認真做題。政治復習資料中最重要的臨考前一個月各個考研培訓機構出的模擬卷及預測卷。 英語:我因為考研考了2次,各個機構的英語閱讀練習冊基本上都有接觸,相對來說還是**的更好一些,從基礎篇到進階篇都挺不錯的,唯一的缺點就是里面的陌生詞匯沒有給出詳盡的解釋,好多生詞還得自己查字典;就詞匯這點來說還是新航道的練習冊更好一些。背單詞的話,我推薦兩本書:劉洪波的英文字根詞源精講以及徐西坤的新說文解字:細說英語詞根詞源。英文寫作及翻譯的練習冊也還是**的好一些。(以上推薦書目全是應付考試的,有的同學就是想學好英語并學以致用,即不僅會寫會讀還要會說,那么我建議好好讀一讀漏屋的關于英語學習方法的兩本書,分析相當精辟,對于破解啞巴英語這個難題大有助益,不像市面上的所謂的”魔法書“,盡是忽悠人)。 專業課:歷年真題是重點,在一些考研論壇或貼吧都能下載真題,但是基本上都沒有答案,這就很糾結了,因為沒有答案的話做了也是白做,因為不能有效評估自己的分數。那么替代方案就是購買考研培訓機構的復習全書或真題解析,基本上各個區域都有一個考研培訓機構專門面向報考該區域特定學校的考生,比如上海的翔高主要并專門面向報考復旦及上財的考生,廈門的聚英面向報考廈大的考生。這些機構出版的復習資料那叫一個貴啊,所以手頭緊張的同學可以上淘寶買盜版的(我就是這樣干的,呵呵)或者幾個同學湊錢買一套再復印。 (重視真題雖然不錯,但也有例外。復旦的真題就特“變態”,基本上兩三年就大變一次,很不容易把握出題思路,所以只能把自己的基礎打得特別牢固,以不變應萬變了) 其他習題冊:尹伯成綠皮書、平新喬18講課后練習、尼克爾森教材課后練習、金圣才等。 2.2 制定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跟據考生的不同可大致分為兩類:報了培訓班的和沒報班的。 (1) 報了班的 我個人認為,考研班適用于數學成績中等偏上但自制力稍差的同學(當然了英語不能太差)。這類同學如果認真嚴格按照培訓機構的進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到最后成績不會太差。對于這類同學其側重點應該是專業課的復習(如果你連專業課也報班了,那我就實在沒啥可說的了)。 (2)沒報班的 這個群體的復習計劃將是論述和評析的重點。 對于考研一定要有特別特別清醒的認識,對于報考牛B大學經濟類專業的同學,千萬不要覺得準備個幾個月復習足矣,除非你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霸。 考研也是技術活,不僅需要成績好,其獲取信息的能力及運氣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個人認為報考牛B學校的考研準備時間不能少于10個月,即使你的學習成績很好,也不可大意。就我個人經歷來說,我大學成績相當好,而且的英語和高數的基礎都不錯,我在上海上學時上海還有高校的高等數學統一考試,因為我們上一屆考得太差我們學校高數統考考了倒數第二,等到我們這一屆,學校對我們的高數抓得很緊,大一時三天兩頭補課高數,臨考前一個月天天考試做卷子。但即便有如此好的基礎,到了考研時教材還是要從頭到尾過一遍,做習題時還是有些吃力。 從認識論及方法論的角度我想說一下我對各科復習的見解: 英語適用那種積累性學習方法,今天學一點明天學一點,積累多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 但專業課和數學不是這樣,初始學起時,雖然也是一點一滴學習,但是后期一定要站在更高層次以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它們,腦中一定要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把大致的知識點按此脈絡進行排列,從整體上把握它們。以微觀為例,其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消費者論、生產及廠商論、市場類型、要素市場、信息經濟學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一定要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即使它“離經叛道“,也不可舍棄,因為它是你自己的學習框架,起到定位的作用。 政治么則介于兩者之間。 具體的復習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看教材(基礎好的同學可以直接略過此階段) 這個階段一般需要4個月 數學:共24章(高數12章+線代6章+概率論6章) 每3天復習一章,但也要相應地做一些課后習題,這大概需要2個半月;如果感覺太吃力,每4天復習一章也可以,這大概需要3個半月。 政治:共42章(馬原8章+毛中特15章+近代史10章+法思修8章+世經1章) 每天一章外加復習全書一章的練習題,這大概需要1個半月。 英語:這個階段主要是積累詞匯,以及寫作訓練和翻譯。 一本基礎閱讀練習冊每天不少于2篇閱讀,每兩天一篇小作文練習,每周背誦一篇大作文范文,單詞背誦和翻譯練習早上起床看1個小時足矣。 專業課:建議先別看指定教材,如果原所在學校有教授經濟學課程,那么先從本學校的教材看起,因為你畢竟是從該教材出發的,從本校教材看起有利于快速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脈絡。 如果是跨專業的同學,我建議先從高鴻業的書看起。 一般章節2天就可看完,有難度的則3-5天看完,這樣一來宏微觀過一遍差不多需要2個月。(有的學校可能還要考其他的,復旦要求最多,宏觀、微觀、政經、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這也是我放棄考復旦的原因,沒有2年的充足準備,還真不敢考啊) 政治及英語在此階段復習壓力較小,但是這個階段重在積累,這個階段打好基礎,后面復習便更加輕松。此階段,難點在于數學與專業課的復習,感覺吃力的同學可將此階段往后延1個月,專門來攻克數學和專業課。 此階段的目標: 政治:復習全書的習題做兩遍,了解大致的脈絡; 英語:詞匯量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閱讀文章沒有太大的障礙,寫作技巧基本掌握。 數學:教材通讀一遍后,后邊半個月再快速回顧一遍,得出一個整體的知識結構框架。 專業課:教材通讀至少2遍,得出一個整體的知識結構框架。 給出一個具體的復習時間參考分布: 6:00-6:30起床洗漱 6:30-7:00早餐 7:00-8:00背誦詞匯+翻譯練習 8:10-10:20 政治教材看一章+復習全書練習一章 10:30-11:30 英語閱讀2篇(并將文章中的生詞查出) 11:30-12:30午餐 12:30-13:30或14:00 午休 13:30-14:30 英語寫作訓練 14:30-17:30看數學教材+做練習題 18:00晚餐 19:00-22:30 專業課復習 23:00 晚上上床休息 (2) 強化練習 教材看完,打下基礎,這就該出來試煉了,這個階段大致4個月時間。 數學:每2-3天1章的練習題 英語:進階閱讀練習冊,每天4篇,學有余力則加一篇完形填空的練習,一周1篇作文 政治:可以換一本復習全書做,每天1-2章;最好再買本總結知識點的”口袋書“,一些重點該背誦還是要背的。 專業課:指定教材+習題訓練。每1-2天1章 經濟類專業的考研真題大致可分為兩類:側重論述的,如廈大;側重數理的,如上海交大、武大。如果是側重第一類的,那么只看指定教材及課后題足矣,學有余力的可以做一做尹伯成的綠皮書或金圣才的參考書;如果是第二類的,便有必要將平新喬、尼克爾森、范里安的微觀,張延的中級宏觀等教材及習題好好看一看。 此階段目標: 政治:復習全書再過2遍,重點知識點最好熟記,如果沒有則至少熟讀至精通; 數學:復習全書做了2遍,難點及重點已經大致掌握; 英語:閱讀答題的準確度得到提高; 專業課:至少復習2輪,熟記重要知識點,掌握常見題型。 具體的每天的復習時間安排仍可參考第一階段。 (3) 模擬訓練 在此階段,通過模擬訓練,對自己考研成果,進行量化評估,并不斷改進,這個階段為1個月的時間。 此階段以各科的歷年真題及各類模擬卷為復習材料,每套題以3個小時為限,四個科目的題做下來,看看自己的總成績為多少。 時間可這樣安排: 7:00-12:00 政治模擬+英語模擬 14:00-17:00 數學模擬 18:30-21:30專業課模擬 階段目標:大致能稱出自己幾斤幾兩了,呵呵 (4)心理調適+政治背誦+全面回顧 復習到這個階段,距離考試差不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各個考研機構開始出政治預測卷了,找出5類不錯的預測卷,仔細做題并背誦重點知識點,應付考研政治足矣。 數學在此階段主要是查漏補缺,復習全書中的重點、易錯點、上一階段的出錯的題目這時可以認真分析分析。 專業課則該好好分析分析專業課的答題技巧了,當然了,該背誦和記憶的知識點要繼續溫習。 英語則練習新題型的閱讀以及背誦些預測的作文。 總之,在此階段調適好心情,即不可亢奮也不可緊張,保持平常心應對。 復習時難免有心情煩躁,看不下去書的時候,這時可以選則些辦法來調適心情: 第一, 運動,出去散散步,打打球之類的; 第二, 找個人吐吐槽,相互交流交流經驗; 第三, 看些課外書,我當時就靠課外閱讀來消遣,讀的書也和經濟學相關,比如一些商業史,經濟史等,還有像科斯、諾斯、弗里德曼、斯蒂格利茨、張五常、陳志武、朗咸平、茅于軾、鄒恒甫、楊小凱等經濟學家的通俗著作或博客或其他渠道發表的一些文章都是不錯的消遣。 第四, 一些財經或益智節目或也可以用來調適心情,比如,羅輯思維、財經郎眼、解碼財商、吳曉波頻道、鴻觀等。
后面會再慢慢寫一些 如何獲取資訊及如何調劑的問題,有機會再談啦......
|